理財從字面上來看,是指將財富管理好的意思。因此,理財不等于發財、也不等于投機,理財所能夠給我們帶來的好處,一是在承擔同樣的風險情況下盡量提高投資收益率;二是在獲得同樣的投資收益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所承擔的風險,這樣才能體現出理財的價值。但是很多投資者往往并不能夠很好地認識到這一點,而是一味地追求收益,不注重風險控制。
我們理財的目標是讓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夠合理安排好個人(家庭)財富狀況,理財追求的是總體最優。
任何人的財富狀況是伴隨著他的一生的,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們理財的目標是讓人生的各個階段都能夠合理安排好個人(家庭)財富狀況,理財追求的是總體最優。話雖這么說,但在實際理財過程中,市民甚至于理財師自己往往也會忽視這點,都追求階段性的投資收益最大化,因為表面上看,如果每個階段都能夠達到收益最大化,那不就實現了整體的收益最大化了嗎?
但實際上,理財產品有一個同時影響著收益和風險的重要因素,那就是期限。收益的最大化,是靠所承擔的風險和投資期限長度來決定的,局部的收益最大化所承擔的風險和總體的收益最大化所承擔的風險并不相同,因為有期限這一因素,所選擇的投資工具也就完全不同,當然最后的理財效果也完全不同。因此我們一直倡導從客戶的一生來設計理財方案,因為我們知道:局部最優并不代表總體最優。專業理財機構,應當對投資者的整個理財期間負責,而這個所謂的整個理財期間,正是我們所倡導的人生的總體階段。
理財是國內最近幾年才流行的新興事物,發展速度卻非常地快。理財的誕生原本是解決投資問題的,但在這些年的工作中,卻常常看到、聽到身邊的很多人說理財越理越煩,甚至于變成了一種負擔。就拿股票投資來說吧,相信很多投資者都有股民的經歷,但真正能夠在股市保持良好心態的,寥寥無幾。
新的2008年已經到來,在這歲末年初的日子里,期望每一個投資者都能夠采取科學的方式理財,輕輕松松地享受理財的過程和成果。
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