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漲或跌,漲漲跌跌永遠是投資理財不變的法則!
近半個月來,人民幣加速升值,國際國內黃金價格連續攀高,讓投資者品嘗到的是投資的快樂;而股市的“跌跌不休”則讓眾多股民、基民體會了投資的風險。
人民幣升值加速 外匯理財傷透腦筋
上周,人民幣升值再創新高,11月12日,人民幣兌美元 中間價為7.4140元,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新高,且是2007年以來第71次創新高。
如果放在兩年前,人民幣匯改之前,相信很多人對人民幣升值還處于一種模模糊糊的認識階段,更很難理解人民幣升值與理財的聯系。但兩年后,人民幣升值已成為我們理財一個重要的風向標。兩年前,無論是出過國或是親朋好友在國外,手里握有一點美元,可謂是“家有美元,心中不慌”,但現在美元似乎成為“雞肋”,既想保留作為家庭資產的一部分,但又不斷縮水;兩年前,800多元人民幣去兌換100美元,而今,不到750元人民幣就可以兌換到100美元了。近來,美聯儲降息,美元持續走軟;中國央行加息腳步逼近,人民幣面臨進一步升值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手中持有美元的島城市民感覺到壓力日益沉重。
招商銀行青島分行的理財師告訴記者,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從人民幣匯改兩年多的情況來看,期間匯率變化非常明顯,2005年7月22日人民幣兌美元由8.2765一次調低2%至8.11;然后從2005年7月22日至2005年12月31日,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從8.11到8.0702,當年人民幣累計升值2.5%;2006年1月1日到2006年12月31日,匯率是8.0702到7.8087,人民幣升值3.24%;2007年1月1日到2007年11月14日,匯率是7.8087到7.42,人民幣升值4.98%。
整體而言,2007年度升值幅度已經超過年初預期4%,至年底有機會達到5.5%左右。而且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壓力將是長期的趨勢,人民幣加快升值有利于抑制通脹和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到2008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可能達到6.79。另一方面還需要注意的是,從2007年1月1日起,至10月31日人民幣則跟隨美元相對歐元貶值了4.44%左右。由此可見,由于加元、澳元等幣種的較大幅度升值,人民幣對這些強勢貨幣并沒有升值,只是相對美元、日元和港幣等幣種升值了一小部分。因此對手中握有外匯的市民而言,或是將自己手中的外匯結匯,換成人民幣進行投資,或是將美元換成強勢幣種,可通過這些幣種的快速升值來獲利。
黃金價格漲勢洶 棄基炒金正流行
上周六,華夏銀行青島分行特邀上海黃金交易所石巖峰總經理和諾安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劉東在青島大學舉辦了一場黃金交易及基金講座,島城市民踴躍參加,有的甚至是遠道而來。他們告訴記者,現在黃金價格一個勁上漲,有望取代基金成為下一個投資熱點。
的確如此,自8月份以來, 在美元屢創歷史新低、國際油價不斷刷新紀錄高位的環境下,國際黃金價格連續強勢上揚,牛氣沖天,多次改寫歷史新高。11月7日,現貨國際黃金價格一舉突破840美元/盎司,創28年來新高,距歷史最高價僅有十美金之遙。受國際金價利好的影響,國內的黃金價格也一路強勢突破到達了202元/克的歷史高位。
招商銀行分析師認為,黃金、黑金(黑金即石油)與美金(美金即美元)這“三金”是世界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焦點,而“三金”之間又有內在的聯系。目前主導國際黃金價格走勢主要有五大因素。首先是市場供求因素,黃金屬于資源產品,并非取之不盡,隨著黃金需求的不斷增長,將極大地帶動黃金價格的上揚。其次是美元匯率因素,黃金以美元標價,通常情況下美元漲黃金跌,美元跌黃金漲,從長期來看美元下降的可能性較大。第三是能源價格因素,原油價格不斷走高也將帶動黃金價格的上漲。第四是政治因素,局部戰爭將帶動黃金價格上漲。最后是外匯儲備因素,黃金儲備的提升也會拉動黃金價格上漲。
黃金牛市撲面而來,令許多頗具眼光的島城投資者開始把眼光轉向黃金投資。抽樣統計顯示,島城幾家商業銀行8、9、10三個月黃金的銷售量就相當于今年前7個月的總和,黃金賬戶接近5萬個。建設銀行青島分行的“龍鼎金”1至7月的銷售量是1500多萬元,8、9、10三個月的銷售量就接近3000多萬元。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的紙黃金8月的交易額為5000多萬元,10月則達到8000萬元。而這些炒金族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從基民轉身而來。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的一位理財專家告訴記者,在他接待的客戶中,有80%是股民或基民,這些投資者普遍認為目前股市震蕩,黃金價格正處于上漲通道,黃金自古還有買漲不買跌的傳統。
建行的理財專家認為,黃金是家庭理財籃子里不可或缺的理財產品,是股票、房產之外的最重要理財工具,與投資股市、基金等理財項目比較,黃金市場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高。市民投資可選項目也比較多,包括購買金條、紀念金幣以及黃金首飾等。但是炒金不同于炒股,投資者不能用股市短線投機的心態與手法來炒金。投資者應看準趨勢做中長線投資,最好回避短線操作。實物金應不急于變現,不急于盈利,主要作為保值和應急之用。
股市“跌跌不休” 股民基民冷看理財
上周,股市大幅震蕩,眼看著自己的資產不斷縮水,股民、基民們再次切身體會到了什么叫“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上周,滬深股市在“A股第一權重股”中石油及權重指標股板塊的帶領下,頻頻出現大起大落。前兩個交易日兩市持續下跌,周三(14日)大幅反彈,上證綜指更是創出有史以來單日最大漲幅。但此后的兩個交易日,滬深股市又再度陷入回調。全周上證綜指報收于5316.27點,與上周末基本持平; 深證成指報收于16728.26點,周跌幅為2.52%。
股市震蕩走低,,基金凈值也跟著遭受重創。統計顯示,上周基金凈值整體下跌,滬深基金指數受預期影響有微弱漲幅。中國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開放式基金中,僅有28只實現了凈值增長。基金區間回報率最高為1.27%,除個別基金因分紅、拆分導致凈值下降較多外,區間回報率最低為-3.52%,相差為4.79%。 統計還顯示,到11月13日,已經跌破1元面值的基金有近30只,尤其是偏股型基金,表現更是低迷,位居跌幅榜首位。事實上,從9月初到現在,在272只開放式基金當中,凈值出現下跌的已超過130只,以偏股型或混合型基金為主。
股市“跌跌不休”,基金凈值不斷縮水,股民、基民們紛紛感到無所適從。上周四、周五,記者走訪了幾家證券營業部,發現原來擁擠熱鬧的營業大廳已冷清了不少。在廣西路的一家證券營業部,原本熱鬧的營業大廳里,大約只有四分之一的座位坐了人,一半的電腦都空著。一位五十多歲的女士告訴記者,“最近個把月人少多了,原來行情好的時候,這里根本找不到座位。電腦都要排著隊用”。同樣冷清的還有各家銀行的營業大廳,上周五,記者在中山路上的一家銀行隨機抽了號,顯示前面只有3人在等候;而在一個月之前,每次抽號,前面至少都要有近二十個人。大堂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幾乎沒有辦理基金新開戶的客戶,行情不好,也很少有辦理贖回或購買的。現在客戶95%以上都是辦儲蓄業務。
交通銀行青島分行理財師馬曉昕告訴記者,近期股市震蕩,但資本市場長期牛市的格局并沒有變,只要投資者認為長期仍然是牛市,那么凈值下跌只是短期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基民們不應該以炒股的心態對待基金,事實上,基民們只要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基金和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就不需要為短期的調整而煩心。
理財多種多樣 正確心態最關鍵
曾經有專家說,百姓理財意識的空前覺醒堪稱2007年中國經濟領域的一件大事。的確如此,理財、理好財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島城市民關注的“頭等大事”,無論是炒股、炒基還是炒金、炒匯,理財方式多彩多姿,有一點是共通的,也是每個投資者都要面對的,就是理財中不可預期的漲漲跌跌,讓投資者的財產升值或縮水,讓每個投資者痛或快樂著,而在這個過程中,保持一種正確的投資心態最關鍵。
2007年1月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就指出,當前,隨著股市日趨活躍,大量的資金和大量的新投資者進入市場,新入市投資者風險意識不強,有可能為股票價格膨脹提供土壤,使市場風險加速積累。我國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更具有緊迫性。
近期,一篇非常流行的博客文章寫道:“有一種正確的投資心態,就不會再為市場時點的高低左右為難,最后無法抉擇;也不會再抱著不切實際的發財幻想輕率出擊,導致遭受重挫。堅持看好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長期發展,讓時間成為財富的放大器,以一顆平常心,在細水長流的波瀾不驚中迎來自己財富的慢慢積累與增長。”這,道出了投資者必須恪守的投資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