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目標并非遙不可及 |
發布日期:2007-11-9 8:4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擁有更多的財富,過更好的生活,幾乎是每一個人的夢想。但要讓這個夢想得以真正實現,必須從建立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開始。 在理財童話《小狗錢錢》里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章節,小狗錢錢告訴它的小主人,想要實現心中的夢想,小主人必須擁有一本夢想相簿和一個夢想儲蓄罐。 夢想相簿的作用是裝滿與自己最希望實現的三個夢想的照片,小狗錢錢說,這叫做"視覺化",把抽象的愿望轉化為可視的圖片,看著它、想著它,就會充滿實現夢想的動力。夢想儲蓄罐是為了每一個夢想而準備,小主人應當把自己能夠省下的每一分錢都放進儲蓄罐,只有這樣,夢想才能真正地成為現實。 其實想想,夢想相簿與夢想儲蓄罐對成年人來說不也同樣重要嗎? 事實上就和小狗錢錢所說的那樣:"大多數人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們只知道,自己想要得到更多的東西。"他們對于自己的愿望大多只是停留在"想想"的層面,想要擁有更多的財富,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然而對于具體的目標是什么,在什么時間實現這個目標,如何來實現這個目標,他們并沒有具體的計劃。 很多人寄望于有一天自己的財富忽然達到了自己理想的目標,然而大部分時候人們會發現,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好運似乎并沒有降臨到自己的頭上。目標是夢想的"可視化" 要想避免這樣的情況同樣地發生在你的身上,不妨就從給自己制定一些理財目標來做起。從某種意義上,一個明確的理財目標就相當于夢想相簿,它可以把你的夢想變得"可視化",讓你充滿了實現夢想的動力。 "現實性"是制定理財目標時需要具備的第一要素。理財專家們分析,無論什么樣的目標,都要從自己現有的財務基礎和能力出發,理財目標不宜制定得過高,脫離現實的目標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目標也就不能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比如你現在剛剛大學畢業,月收入不足5000元,要想在一年之內實現擁有一套價值幾千萬元的別墅的目標顯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可是對于一位擁有百萬家產,年入幾十萬的人來說,這樣的目標就可能成為自己努力的動力。與之相反,過于保守的理財目標雖然容易實現,但是也讓你失去了奮斗的方向,不經意之間你可能喪失了原本可以達到的更高水平。 "具體化"則是對目標的第二個要求。每個人都會對自己未來的生活有一些期望,但要想真正實現這些愿望,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目標具體地描述出來。像很多人都有成為"有車族"這個目標,但是如果你把成為有車族這個目標具體地描述為"在兩年之內,購置一部15萬元的家庭用車",實現起來目的性就會更強。從這個意義上說,目標就和錢錢所說的相簿一樣,是你夢想的"可視化"。 理財目標需長短結合 "長短結合"也是制定理財目標時必須考慮入內的。有時候人們在設想財務目標的時候,往往只考慮比較長遠的目標,擁有長遠的規劃并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是只考慮這些目標往往會讓人們感覺到"疲憊"。 有一位30歲的年輕媽媽就抱怨說:"理財好像就是考慮孩子上學的費用、怎么樣去買一個大房子,如何過上幸福的養老生活,好像所有的錢都應該為這些目標去儲蓄、去投資,時間長了覺得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啊,還不如該花就花,該用就用。" 其實,設定理財目標的初衷在于保證人們在生命的各個階段都可以過上有品質的生活,有長遠的目標固然是對的,但是因此而犧牲了現在的生活就不可取了。這就好比運動員在進行長跑比賽時需要繞著運動場跑上很多圈,教練員不僅會告訴運動員,最終需要達到什么樣的成績水平,還會為運動員制定出不同進程中的途中跑成績目標。理財有時候也很類似于長跑,在長期目標中加入一些短期的理財目標,可以讓你的生活更加富于幸福感,也減少了實現長期目標中的枯燥。 像上述這位年輕媽媽就可以考慮一些"新年的時候給自己買一個萬元的名牌皮包"或是"每年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度假"這樣的短期目標,雖然看上去"犧牲"了一些長期目標,但是遠遠比中途放棄長期目標要好得多。 長短結合的理財目標才能夠保證各個階段財富與生活的良好銜接。 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 確立自己的目標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實現目標的途徑,竭盡全力地付諸實施。有的人在明確自己的目標之后往往會說:"我來試試看吧。"對于希望"嘗試"去做某件事情的人來說,往往容易因失敗而告終。原因也很簡單,在"嘗試"的同時他們已經為失敗找到了借口。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常人沒有的稟賦,而是在于他們更加執著于自己的目標。 因此,如果希望實現自己的理財目標,不妨就從目標的細化和分解開始做起,按期完成定額的目標,也許你會發現很多看上去很遙遠的目標實現起來也并沒有那么難。 像人們所頭痛的養老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養老金籌備的重要性,要想在退休之后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就必須及早建立起自己的養老賬戶。可是說歸說,真正開始為自己的養老進行籌劃的人并不多。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部分人覺得養老是一件遙遠的事情,而要想保證養老生活的品質需要的"天文數字"也讓他們覺得無所適從。 于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按照于先生現在的收入水平,他依然覺得富裕養老離自己有點遠。"盡管家庭月收入能夠達到2萬元,但是要想在退休前積累起近200萬元的養老費用對我來說還是有點遙不可及。"200萬元的數字來自理財師根據于先生的養老需求所進行的測算。"要供房、要養車,要負擔父母的一些費用,要為女兒的教育做一些計劃……"于先生列出的一長串單子,足以成為放棄養老籌劃的理由。 可是當理財師為于先生制定出養老金籌備的定期定額投資計劃時,結果顯然讓于先生吃了一驚。理財師告訴于先生,如果從零開始的話,他每個月大約需要投入3400元的資金到自己的養老投資計劃中去,以8%的年收益率來計算,20年后于先生退休的時候就可以達到200萬元的養老儲備。"和積攢下200萬元的資金相比,3400元的月投入顯然是容易實現的。"于先生沒有想到,原來把目標分解之后,做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困難。"我已經建立了定投的計劃,為富裕養老而努力。" 所以,如果你像于先生那樣,希望實現一個看上去遙不可及的目標,不如去看看實現這個目標有哪些途徑可循,也許你會發現做起來并不那么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