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羅杰斯:投資在路上 |
發布日期:2007-9-24 10:3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投資大師吉姆·羅杰斯近來頻頻出現在中國各大城市。從廣州到上海、杭州,再到北京。這一次,他不再是一個外國游客,而是以投資大師的身份巡回演說。 9月21日羅杰斯中國巡講北京站,記者有了一次和這位投資傳奇人物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眼前的羅杰斯,身量矮小,語速很快,說話直接略帶美國南部口音,直入主題。 認識供求關系 "供求就是價格,投資的鐵律就是正確認識供求關系。" 在三個小時的演講中,羅杰斯不斷強調這句話。 在這種理念下,羅杰斯轉而從股市投身商品期貨。1998年創立羅杰斯國際商品指數基金(RICI),到今年7月,該基金的回報率達到281.6%,超過同期標準普爾指數。 "未來是商品。這是從供給與需求兩方面決定的。能源產品的產出越來越少,這決定著能源商品的價格會一直上漲。能源產品會不斷突破高位,未來仍將保持漲勢。"羅杰斯稱,"糖、棉花、咖啡、水稻、小麥、絲綢的未來都看好,但你要選擇熟悉并了解的商品。" 從年初的"唱空"到"中國股市漲80年",羅杰斯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有些搖擺。但在日前的演講中,羅杰斯再次表示了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他說,自己會持續看好中國股市,而且相信在未來的80年里中國股市會成為一個具備全球影響力的資本市場,但是,羅杰斯也表示,一直猛漲的市場都會比較脆弱,會出現一些盤整。"中國股市在過去2年多的時間里漲了5倍,市場開始出現了一些泡沫的跡象。"羅杰斯說,"沒有經歷過熊市的新股民可能會認為上漲是理所當然的,但市場卻不會總是如你所愿。" "我不會賣出中國股票,這是為我女兒買的。"羅杰斯稱。而他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接受中文的學習。 此外,羅杰斯還堅定看好香港H股市場。"目前同樣一個公司的股票,在香港市場上的股價要比A股市場低40%,隨著內地市場的開放,最終兩個市場要實現價格均衡。內地投資者應該盡快到香港市場投資,不要讓海外資金搶占這個賺錢的機會。" "平常時間,最好靜坐,愈少買賣愈好,永遠耐心地等候投資機會的來臨。我不認為我是一個炒家,我只是一位機會主義者,等候機會出現,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擊。"羅杰斯稱。 典型美國夢 "我是比別人多賺一點錢,比別人多一點成功。"羅杰斯對自己的評價毫不含糊。平民出身,名校背景,憑個人實力占據華爾街一席之地,羅杰斯的成功的確是個典型的美國夢。 1964年羅杰斯從耶魯大學畢業,去了華爾街投行多米尼克公司。此時的羅杰斯還分不清債券和股票。但是他很快就喜歡上了證券業務,并愛上了華爾街。他發現,在這條街上有人會因為他估算出智利爆發的革命會使銅價上漲而付給他錢,華爾街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一座金山。羅杰斯說:"假如你聰明,使用你的智慧,并且關注這個世界,那么,你就能得到一切。那是我所見過的最有趣的事。" 同年,羅杰斯取得了去牛津大學學習的獎學金,學習政治、哲學和經濟學。1965年羅杰斯回到多米尼克公司。 羅杰斯的黃金投資期在他加入這個行業6年后終于到來。1970年在安霍德和圣·布雷克羅德工作時,他認識了喬治·索羅斯。兩人組成了投資領域中最成功的雙子星。從1969年到1980年,索羅斯基金的贏利率達到了3365%,而同時的標準普爾綜合指數上升了大約42%。羅杰斯說:"我們感興趣的是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政治因素,在將來的某個時候如何改變某個產業或某個股票板塊的命運。我們所預見的和當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之間存在的差別越大越好,因為這樣使我們更賺錢。" 1980年羅杰斯急流勇退,開始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投資,不再為共同基金工作。而這時,羅杰斯已有了1400萬美元的家當。 一路走,一路賺錢 這一次,投資家羅杰斯搖身一變成了旅行冒險家。1990年3月的一個明媚春日,羅杰斯全球摩托之旅開始了。到1992年8月31日,整整22個月時間里,羅杰斯和他的女友塔貝莎駕駛奔馳摩托車穿越了六大洲,行程超過10萬公里,足跡遍及50多個國家。 1999年1月1日,年近六旬的羅杰斯再一次踏上征程。這一次要完成的是千禧之旅。而旅行工具升級為了奔馳越野車,旅游伙伴是當時30歲的未婚妻佩奇·派克。千禧之旅行程開始于冰島,然后穿越中部和東部歐洲,由土耳其和中亞進入中國;然后,駛向韓國和香港。之后,通過西伯利亞和俄羅斯返回歐洲。緊接著,在2000年,他穿越廣袤的非洲大陸,直插中東,經過印度、印度尼西亞,奔向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旅程的最后一個段落始于南美洲的南端,北上直抵阿拉斯加,2002年1月5日,羅杰斯回到了闊別三年的紐約,完成了旅程。 "有些人喜歡把錢花在食品、衣服、首飾或女人身上,我喜歡把錢花在路上。"羅杰斯說。這三年中,羅杰斯創建了一個www.jimrogers.com的網站,將旅途游記與網民分享。旅途中,羅杰斯夫婦遇到過野外汽車拋錨、經歷過戰亂、造訪過艾滋孤兒之家、也品嘗過袋鼠和蛇肉。"我很高興我們活著回來了。"羅杰斯說。 羅杰斯每到一地都要考察當地的物產、歷史、政府政策、證券市場甚至黑市交易場所,這讓他擁有了其他華爾街同行難得的一手資料和投資機會。 羅杰斯獨特的直覺讓他的旅行變成了掘金之旅。他在葡萄牙、新加坡、巴西、印尼、中國等地發現并介入低估股票,卻又在瑞典、挪威、日本做空高估股票,他還涉足過博茨瓦納、阿根廷、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南非等多個新興市場,都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羅杰斯在1999年5月16日游記中告訴我們,中國的B股到了值得投資的時候,就在那一天,他踏進了上海的一家證券營業部,開了一個可以購買中國證券的賬戶。那時的上海B股指數只有50多點,而現在達到了360點,更何況羅杰斯聲稱從來沒有賣出過中國股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