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高手的股市決勝術 |
發布日期:2007-9-18 12:4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散戶能不能戰勝機構? 從歷史的角度看,絕大多數散戶是沒有取勝的機會的,因為無論是信息、還是資金和研究能力,散戶都無法和機構相比。 但這并不等于說散戶就沒有戰勝機構的可能,因為散戶的資金量小,進出股市靈活,只要掌握了合適的投資方法,一樣可以創造股市奇跡。今天,我們就走近幾位民間投資高手,看看這些"散打冠軍"的傳奇故事。 股海無涯,牛熊更替,浪沙淘盡,英雄輩出。 自千點以來爆發的超級大牛市,民間突然涌現出了眾多的炒股高手。轉瞬之間,他們的財富就翻了數倍。這些高手通常只是 一"小散", 相對于理財專家的機構投資者秉承某一投資理念、運用特定的數學模型進行價值投資,他們的投資理念五花八門,投資手法上天入地,但投資效益往往高得出人意料,有的甚至超越了"行家里手"的機構投資者。然而,相對于資金龐大的機構投資者,這些民間高手們只能稱得上是"散打冠軍"。 散戶能否戰勝機構 多年來,基金持倉股總是強于大勢,這一點在千點以來尤為明顯。在此輪激動人心卻又讓人心驚肉跳的超級大牛市中,機構占盡了主導地位。一輪以基金為主導的機構牛市如火如荼地開展。 2006年下半年的1500點至年底的2800點,基金重倉持有的大盤藍籌股集體起舞,許多散戶是賺了股指不賺錢,只能望"漲"興嘆。直到2007年初,市場板塊格局才有所轉變,個人投資者替代機構占據了市場主體,四面八方涌來的民間資本突然爆發了垃圾股、低股價的"全民運動",非"基金持股"來了一次"絕地大反擊",股價短期上漲驚人,市場投機氣氛濃烈。然而,"5.30"之后,大盤藍籌股卷土重來,在短短3個月時間里,許多藍籌股漲幅驚人,甚至達到數倍,如山東黃金、中金黃金上漲了3.5倍左右,招商銀行、萬科A、興業銀行、中國國航等一大批的權重股上漲了1倍多,就連"巨無霸"――工商銀行也在七八月間連續拉出了大陽線,上漲幅度達50%。 在大盤藍籌股的"群舞"帶動下,基金凈值節節攀升,不斷創出新高。而與此同時,散戶卻在"5.30"之后元氣大傷,幸虧股市回暖,不斷沖擊新高,才慢慢地恢復了"5.30"前的市值。相形之下,機構確實要比散戶勝出幾籌。 在如此的機構牛市中,從1500多只股票挑選出能夠超越大盤的好股票確實存在難度,事實上,在震蕩劇烈的牛市中,即使買到了好股票,也很難長期持有。于是,越來越多的中小投資者加入基金隊伍,讓理財專家為自己打理錢財,曹燕飛就是其中之一。然而,這是否意味著散戶在股市中就一律得對機構"繳械投降"了? 憑心而論,在股市中,散戶與機構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并且相差的級數非常之大。除了資金、投研力量的優勢外,在信息披露仍存在諸多缺陷的中國股市上,散戶與機構的信息不對稱現象仍非常嚴重。作為中小投資者,自然期望在股市上能與機構"公平"競爭,但真正"公平"卻很難做到,優勢總是傾向于機構大戶。財大氣粗的保險機構,有實力的券商,以及眾多的基金,組成了股市的集團軍、方面軍、野戰軍。他們與管理層、上市公司、新聞媒體以及種種社會關系上,都占有散戶們無法望其項背的優勢。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是,如果股市的信息渠道是一個食物鏈的話,散戶只能是最末端的基本食物源。因為各種信息已被機構們大戶們優先享用了,股市中之所以有些股價被提前炒高,或突然"殺跌",與"利好"或"利空"已被機構大戶們提前炒作和消化不無關聯。 如此而言,如今的散戶似乎只剩"華山一條道"――棄股從基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實際上,散戶也有自己的優勢,而且有些方面是機構大戶們所望塵莫及的。 比如,投資頻率與時限優勢。散戶持有股票的時間根據大勢、個股漲跌的幅度、資金的用途等決定,靈活性較強,可隨時見好就收,也可隨意拉長時限,長短皆宜。而機構卻要承受不斷贖回或申購的壓力,不得不減倉或建倉以被迫應對。再比如,流動性優勢。機構資金寵大,進出皆不易,尤其在當下基金動輒上百億元份額,只能選擇一些流通盤大的股票進行投資。而作為中小投資者,自由度相對要高許多,只要認為股票具有投資價值,不論盤小盤大,立馬可以進入,而一旦認為持有該股已沒有太大必要時,又立馬可以套現。 可見,散戶戰勝機構也是有先天優勢,賀楠、楊東、穆興國等也身體力行地證明了這一點。 選擇合適自己的投資方法 "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散戶就有一千種投資法。 對于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來說,要從適合自己的個性、風險偏好、家庭結構、收入、職業、年齡等出發去選擇投資方法。曹燕飛穩扎穩打,買入"原始股"的基金后,便長線持有,最終獲得了500%的超額利潤;賀楠信奉價值投資,以巴菲特為師,選擇優秀公司,不論牛熊,長期持有,獲取超額回報;楊東風險承受能力強,他遵循的是另類價值投資,擅長從"垃圾"里挖掘"黃金",堅信在周而復始的股市里,重組是永恒的主題,一些績差股通過重組會成為績優藍籌;"短線之王" 穆興國喜歡快進快出,愛打聽小道消息,但又不完全聽信于小道消息,而是要在做足基本面持術面的功課之后,才決定"投票"。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股市無絕對的專家,投資股市也不必 "十八般武藝" 樣樣精通,只要有"一般武藝",耐心做深、做精、做透,一定會結出好果實。 此外,股市中常勝將軍的一個經驗之道是:善于總結自己的錯誤。算起來,除去此輪超級大牛市"解放了全人類",以往散戶在股市中輸多贏少,卻是個不爭的事實。而為什么會產生這個現象,原因就在于不會自我總結,總是周而復始地犯著同樣的錯誤。因此,投資者要成為一個明白人,既知道成功是如何取得的,更清楚失敗是如何造成的,最好把自己過去并不成功的操作記錄下來并附上失敗原因貼在墻上時刻警醒自己,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勇氣的。 向自已的經驗學習,尤其是失敗的經歷,善于總結、分類,并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是投資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做個快樂的投資者 投資股市為了什么,賺錢;賺錢又為了什么,增值保值,保證或提高今后的生活質量。既然這樣,那么你一定要做個快樂投資者,否則即使賺了大錢,也是適得其反。 然而,在現實中,許多的投資者卻是隨股價的漲落而喜悲。股票一漲,便欣喜若狂,顏形于色;股票一跌,就茶飯不思,寢食難安。生活完全由股票所操控,成為股票的奴隸。 而另一個極端的投資態度是盲目樂觀。樂觀雖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但完全被樂觀心態左右,那就是盲目樂觀。盲目樂觀不等于快樂投資,甚至是背道而馳。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盲目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因為投資者在決策過程中,盲目樂觀容易導致高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高估市場的表現,低估或忽視風險的存在,夸大了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畢竟股市是一個高風險的場所,投資者要時刻克制自己的樂觀情緒,不能為暫時的成績而忘乎所以。 事實上,要做好投資,必須有一個舉重若輕的心態,要像賀楠一樣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或者說是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即戰略上敢于投資、敢于博弈,但戰術上重視投資的緣由、研究細致入微、操作步步為營、即時糾正錯誤。以平靜的心態對待股市漲跌,去笑看云卷云舒。 不以漲喜,不以跌悲。這才是快樂投資的最高境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