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教師這一職業雖然說穩定有保障,但是如果沒有科學的理財規劃,也會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提高。
劉先生48歲,劉太太46歲,兩位都是中學教師。他們有一個剛上大學的女兒。
家庭年收入10萬元,日常生活支出每月3000元。現有住房一套,90平方米。存款30萬元,無其他投資。
理財需求
劉先生欲購買返還型重疾保險,年繳費1000元,保額3萬元左右。另外,想用28萬購買一處商鋪,選擇包租方式來獲取收益,解決兩人未來的養老問題。
財務分析
劉先生一家收入穩定,但保障欠缺,能主動購買保險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也說明劉先生具備了一定的理財意識,因為保險是家庭理財的必備工具之一。但從另一方面看,劉先生欲購置的保險額度過低,真正發生意外時根本不會起到明顯的作用,一個家庭每年所繳的保險費通常都要與這個家庭的總收入成正比(也要適當考慮總資產),那么這方面的配置還需要進一步調整。
另外,劉先生欲用差不多接近全部的存款來購置房產,未免顯得偏激和冒險。偏激是指,這種投資會讓家庭的固定資產比例過高,雖然會增加現金流,但一旦家庭有新的需求,會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難以應急變現。冒險是指,投資過于單一容易產生很多風險,比如包租要提前設定將來的回報率,就不能完全抵制未來的通貨膨脹風險,而這種包租類商鋪多會在較長時間里不方便自行轉讓,并且還存在一定的房產跌價風險。
理財建議
放棄原來的購置商鋪計劃,把現有存款重新配置。將存款分別用貨幣基金和開放式基金來做重新組合,存款陸續到期時選擇平衡型基金介入,意圖不明確時都用貨幣基金來做過渡。
補充保險,來完善原來的組合。按劉先生和劉太太的年齡來說,直接投保重疾保險會顯得保費高而保障小,可以考慮用終身壽險的方式來達到相關目的,或者購買新的消費型重疾險。終身壽險的意義在于,生前投保讓子女身后受益,變相地為子女減輕負擔。
定投基金結合壽險年金,讓晚年生活更加安逸。一般情況下,劉先生和劉太太最早會在60歲左右真正退休,那在這十幾年里,仍然會有比較穩定的收入。建議按月定投開放式基金3000元,再結合目前最新型的養老年金品種,可以在60歲前后都享受到5%的復利增長預期回報,用定投基金的錢再定期取出投放養老年金,退休后每月就能領到可觀的數額了。加上兩人的退休金,會大抵與現在的收入持平,即使考慮通貨膨脹,也足夠保持現在的生活水準。
綜上所述,原存款用來做開放式基金投資,兩年后有合適機會也可以購置小面積房產,將來可留給女兒。每年的收入多用來做養老儲備,同時配備終身壽險或消費型重疾險,可以讓劉先生和劉太太在退休前和退休后都過得幸福無憂了。
來源: 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