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說過一個話題,讓現在的我感到后悔.2005年下半年,
北京的房價還沒有大幅上漲,當考慮買房時,因自己的錢不多,對家人說:"再攢點錢之后買,我年輕,工資漲的比房價要高,沒必要擔心".事實證明,自己的無知,06年年底,算盤一打,房價漲了17.2%,而我的工資只增長了15.5%。
玩笑開大了,切不考慮別的因素,掙錢啊,不掙錢怎么買房?
基金理財很重要
07年上半年一直在外地出差,手機新聞不停報道著股市如何如何,3500點,直到4000點。回想起06年底,受著凍,每天7點多鐘在工行排隊買基金的老頭老太太們,才感受到投資的重要性,原來他們不是白受凍。那時,我還不知道什么是基金,但投資、理財,我開始考慮向他們學習。
五月我回家,其中的一個目的是問問家里買新房需不需要錢,如果不需要,那我的錢絕對不在放銀行的工資卡里了。錢放在銀行里,更多的考慮還是想,比放在身上安全。(呵呵,玩笑之詞)
學習基金知識更重要
回北京后,我開始學習基金知識,了解各種信息。我一直使用工行的網銀,覺得很方便,這也造成在開始學著買基金時對工行網銀很依賴。當然了,工作不出差就在辦公室,更是主要原因。
SOHU社區的基金天下里內容豐富,對買基金“如饑似渴”的我來說,無疑是“頓頓在吃紅燒肉”,這些知識給我在買基金時奠定了不少判斷和識別基金的觀點。另外,我考慮用工行網銀(我有點太依賴網絡,估計以后會出點問題)買基金,之后又看過了工行網站的所有基金知識,兩天時間快速瀏覽。通過以上的學習,讓我知道了基金是怎么回事,如何購買基金,如何分析基金。
讓我開始興奮的,是第一只基金得到確認。買基金不向是買的別東西,T+2的周期(用網銀),在買的過程中還害怕它別跌了,呵呵,心情復雜。當我收到短信通知后,ye(拼音),我終于開始通過基金理財了,正式有了自己購買的基金,那些讓我觸怕、擔心的東西從我心里溜走了,那個高興啊。這兩天也陸續受到基金審購的確認信息,心情平靜了不少,就跟在商場里買東西一樣。
學習論壇里的知識,也是我學習的重要渠道之一。太重要了,比如:別害怕買高價值基金(我一看到便宜的好東西就興奮,性價比高啊,呵呵);牛市別買新基金;拆分基金選擇時要慎重;大比例分紅后,基金增長不快;分紅對基民來說并不是最好的受益方式,等等。最重要的是讓我看到很多理性的東西,給我這個4000點之后進入的新基民很好的“保駕護航”。大聲的對壇子里的朋友們說,你們太有才了!我現在還是新民一個,菜鳥一只,希望未來能理財收益多多。呵呵,貪心!
4000點之后依然堅持進入
基金是一種長期的理財工具,但中國股市卻造成這種低風險理財工具的不穩定、投機。4000點,考驗著很多人。有很多朋友開始擔心、驚慌,太多的清倉、減持,以及盲目性信息,如雪花飄飄灑灑從天而降,把我這個4000點之后近來的人給凍的夠戧。
凍不是白受得,基金知識不是白學的。冷靜之后,我覺得4000點之后還是可以買基金,首先我認為長期持有肯定能有不錯的收益,即使是短期,我認為在升到5000點之前肯定不會有大的跌幅。即使有風險,考慮一些績優的基金,總會比銀行利息高吧,我還是堅決的進入。在5月18日之前購買兩支基金成功后,分析加息不會對股市造成重大壓力(不會大跌),所以5月21日(周一),再次購買三支基金和一支定投,金額占到50%。
遺憾的是,因為我太依賴網銀,手續費高不說,關鍵是不能考慮更多績優的基金,更不能買到封閉基金,我覺得損失應該不小。再有可動用的資金,我一定開始買封基。不過,我現在的知識還不能充分了解封基,這對我來說也應該注意。
理財進行時,我的基金組合
選基金是最頭疼的事,這么多基金哪個好,看什么指標能說明問題?左右搖擺,我統計了基金的指名度、今年來的收益、分紅、主要投資股票的明晰,等等。在這些選擇中,理性的一一看待后,我還注重了口碑,網絡信息的傳遞,讓我可以方便借鑒別人的意見,當然那種街頭式非理性回答,一帶而過。
我認為現在階段還是購買股票型、指數型基金為主,比較穩妥的債卷、混合型不必考慮,尤其是年輕人,原因還是股市行情好(到底怎么好法,我也說不清,呵呵)。在資金組合方案中,我考慮要包括的幾個方面:高價值、注重藍籌、增長性強、指數性,一定要有定投。我開通了博時主題行業、華安中國A股,資金比例40%、15%;之后購買富國天惠、融通深證100、廣發穩健增長,各占15%。購買之后,在仔細考慮,發現其中的某支出現了問題,它的重倉有兩支股票出了問題。看來買了它,我又可以學習耐心、仔細分析、適當贖回等等,呵呵。
應該考慮定投,因為定投費用低,而且定投讓我們真正享受長期購買基金的收益。也許目前的我很注重以半年為目的的收益,但不買定投我估計以后絕對后悔。定投一選擇就是三年,讓我更為慎重,我綜合考慮后,選擇了《《融通藍籌成長》,我現在不管它,三年后見分曉吧。
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