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對7.7244元人民幣,這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昨天開出的最新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至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自匯改以來已升值4.99%。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在選擇外匯理財產品時,一定要考慮風險承受能力,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預期高收益
。
昨天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其他外匯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歐元對人民幣10.4291元,100日元對人民幣6.4941元,1港元對人民幣0.98837元,1英鎊對人民幣15.2966元。與前一個交易日相比,人民幣對美元、港幣均出現升值,對歐元、日元和英鎊則貶值。
為規避美元、港幣貶值風險,不少持有外匯的投資者都購買了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產品,但現在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品種繁多,預期收益上限有的高達100%,有的甚至宣稱"上不封頂",也有的是保本型產品,收益低但很穩定,對于這些五花八門的介紹和宣傳,一些初級投資者往往感到無所適從。民生銀行有關負責人提醒投資者,購買外匯理財產品前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最好讓專業人士對自己的投資取向和風險承受能力作一個客觀、專業的評估,以免誤買了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不匹配的產品。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非保本浮動類理財產品,而對于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保本型理財產品。因為固定收益率產品的預期收益雖然不高,但風險很小,從目前各銀行發行并到期兌付的保本型產品看,基本可以實現預期的收益;而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雖然預期最高收益率較高,但指的是理想情況下的收益,可能最終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