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四季報解讀與預測 |
發布日期:2007-3-26 6:2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當前基金規模的快速擴張引發的市場特征,呈現出類似于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漂亮50”時期的基本規律。當時,“漂亮50”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大市值與高市盈率。那么,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貴州茅臺、蘇寧電器、張裕A、招商銀行等股票能夠在高估值的狀態下,仍然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追捧。
稀缺籌碼仍可長期持有
中國股市從2006年三季度以來呈現快速上漲的態勢,這其中最基本的支持因素就是充裕的流動性。在流動性中,基金規模的擴張與基金倉位的增長都是推動大盤上漲的主要因素。
從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看,去年一季度的總市值為2195億元,二季度達到2704億元,三季度為3648億元,四季度則迅速增加到5876億元,較一季度增長1.68倍。與之對應,基金凈值占兩市流通市值的比例從一季度的19.23%增加到四季度的24.83%。
這表明,我國基金進入新一輪擴張期。雖然通過新股發行、增發、小非流通,股票市場的市值規模也在加快增長,但嚴格意義上可供投資的對象仍呈現籌碼稀缺的基本特征,由此帶來的變化是貪婪地持有股市稀缺籌碼成為了最簡單有效的投資策略。由于這種特征還在進一步演繹,持有真正具備價值的股票仍是最佳的盈利模式。
當前基金規模的快速擴張已經形成與美國上世紀70年代初較為類似的特征,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一批股票能夠立于高市盈率水平,正如美國上世紀60~70年代的“漂亮50”。
基于這種判斷,我們認為,當前處于百元左右價位的一批具有明顯“出色的資產負債表、強大的品牌、不容挑戰的競爭地位”等基本特征的股票仍然可以作為長期持有的對象。
基金增倉積極
根據天相系統的統計,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在四季度的整體股票資產占基金凈值的比例進一步提升,由三季度的71.91%提高到80.1%。如果加上債券的資產,四季度基金的總倉位達到92.63%,遠高于三季度的87.14%;按照可比口徑計算(扣除四季度新發基金),基金的股票資產占凈值的比例為78.89%,由此顯示的信息是新發基金的倉位要高于一批老基金。
四季度基金報表顯示的是,基金增倉積極,并開始逼近持倉的上限。
基金的倉位變化說明基金的整體反映是落后于股市走勢的。9月~11月,上證指數接連創出新高,三季度基金相對一、二季度的趨勢是減倉,而四季度開始積極調整持倉結構和增加股票資產的比例。
另外,由于當前基金進入高倉位區,新基金的發行與老基金的申購將成為重要的支持,否則基金將不得不進行倉位的結構性調整。當前市場的火爆場面以及基金的收益表現,使我們相信基金會采取主動持有的策略,不會輕易調減倉位,因此,我們沒有必要擔心基金的高倉位會影響后市走勢。
在宏觀經濟平穩增長、上市公司的業績快速提升,同時股市的整體估值水平仍較為合理的狀況下,天相仍維持積極看好股市下一步走勢的判斷。
基金重倉轉向三大行業
由于基金規模的擴張和股市規模的加大,基金四季度在所有行業的資產配置都出現規模上的增加。從行業的配置比例看,金融、鋼鐵、地產是配置比例提高最顯著的三大行業。
從整體來看,基金的行業配置比例與這些行業在四季度的市場表現基本一致,如配置比例達到14.46%的金融行業,其四季度的行業指數漲幅達到77.72%,以鋼鐵為代表的金屬、非金屬配置達到10.17%,其四季度漲幅達到68.25%,而配置比例偏小的木材、家具、紡織服裝、建筑等行業的市場表現明顯弱于高配置行業。那么,從策略上可以理解為:跟隨主流資金的行為將能夠分享較好的收益,這也為一般投資機構提供了很好的操作思路。
從行業配置增加的行業看,金融、鋼鐵、地產是增加最為顯著的行業,其占基金凈值的比例分別達到14.46%、10.17%和6.82%,較三季度分別增加5.9%、5%和1.27%,從而推動金融、鋼鐵、地產成為四季度表現最為突出的行業。另外,配置顯著增加的行業還有食品飲料、采掘、電力、農業、造紙等行業。
由于基金規模的擴大,基金在四季度的配置比例減少的行業并沒有出現市值規模的減少,因此,其配置比例的減少并不表示基金對其發展前景的分歧,而是基于行業在市場中的地位決定了其配置比例的變化。統計顯示,商業、機械、交通運輸、醫藥、電子等行業在基金配置中都有不同比例的下降,這也直接影響了這些行業在四季度的市場表現。
影響基金的行業配置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不同行業在股市中的市值規模,由于金融市值的增加一般會引起配置的相應提高,這是其市場地位決定的;二是行業的基本發展趨勢和其中優秀上市公司的規模。第二個因素所起的作用更為關鍵,當一個行業不被看好時,必然引發減倉行為,而行業的良好發展預期必然引發機構的增倉動作。
經過四季度的結構性調整之后,預期基金的行業配置比例將保持較長時間的相對穩定,針對不同行業的趨勢變化,基金將做出微幅調整。由于中國不同行業都顯示出良好的增長態勢,不同行業的短期估值相對優勢也成為重要的引發結構調整的力量。
因此,結合市場的運行狀況,天相認為,金融、地產會保持相對穩定和小幅減少的趨勢;商業、食品飲料將穩定中有增長;電力、交通運輸、醫藥、造紙、煤炭、化工、有色金屬、鋼鐵在利潤大幅度增長的支持下,有望繼續受到基金的青睞,相應的這些行業的市場機會會更加顯著。
個股選擇向優勢企業集中
與行業配置的比例相對應,基金在重倉股上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金融、鋼鐵、地產進入重倉股前列的股票增加;另一個更突出的變化是基金重倉股向不同行業的優勢企業集中。
從前50名重倉股看,金融、食品飲料、鋼鐵、地產是最大的贏家,這些行業的代表——招商銀行、貴州茅臺、寶鋼股份、萬科A、中信證券是基金重倉股的典型,成為基金不可割舍的對象。最引人矚目的是,各行業的優勢企業都成為基金當仁不讓的重點選擇,如中興通訊、海螺水泥、金發科技、福耀玻璃、中國國航、青島海爾、三一重工等。
在中國宏觀經濟穩定增長的背景下,在政府的主導下,國內不同行業都在經歷著整合和資源優勢的進一步集中,這為優勢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條件,而優勢企業自身的競爭力奠定了其持續增長的前景。在這些優勢企業中必然會涌現出一批能夠給投資者帶來10倍、百倍,甚至千倍收益的股票,這為長期投資提供了基礎。“貪婪持有”的基本策略就可以大膽應用在這些好企業上,那些符合“農夫式”理念的公司在從平凡走向優秀、從優秀邁向卓越的過程就是給我們帶來真正財富效應的投資機會。
因此,建議繼續以招商銀行、貴州茅臺、寶鋼股份、萬科A、中興通訊、海螺水泥、福耀玻璃、中國國航、青島海爾等作為長期投資的對象,并進一步挖掘具有潛在優勢的“農夫式”企業,如中牧股份、中捷股份、星新材料等逐步建立競爭優勢的企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