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國正在開展一場“全民造富”運動。這場運動的中心媒介是基金。在“全民皆為基金狂”的浪潮中,人們選擇此基金而非彼基金,其唯一的標準就是業績。殊不知這業績是基金公司的投資團隊共同創造的,其核心人物自然是基金經理。
思路決定出路,腦袋決定口袋。今天的“財富
論壇”,我們向廣大讀者特別是基金持有人隆重推出一位基金經理,他睿智的投資眼光,獨特的理財思路,一定會對您有所啟迪。
2007:持有股票風險小于持有現金
買什么股票比什么時候買股票更重要 聰明的購物者會在夏天買秋冬的衣物,年底買計算機和電視,過完年后買奢侈品。在別人不怎么需要的時候,買你一定會需要的東西,這個小智慧也適用于買股票。
如果今年市場出現大的調整,而調整后股票價格變得合理,記得去做那個聰明的購物者。如果你無法判斷什么時候是正確的時間,那就努力去判斷什么是正確的股票。在錯誤的時間買入正確的股票,最后的結果也不會錯。當然,如果你能在正確的時間買入正確的股票,恭喜!
合理的期望值比最開始的判斷更重要 我不是說2007年的收成一定會比2006年差。不過,就像許多投資者反思2006年時想到的一樣,合理的期望值會帶來平和的心態,而平和的心態才能讓一個投資者始終保持冷靜。
所以,如果2007年你投資的基金或股票回報在30%左右,也許你不免有點失望,可你別忘了這個收益仍是在其他許多市場難以得到的。
判斷市場是漲還是跌比判斷市場能漲多少點更重要
與其急著去預測股票市場能漲到多少點,不如先預測一下2007年市場是漲還是跌。我的答案是,市場會漲,聰明的投資者會賺錢。
因為A股市場的估值雖不便宜但仍屬合理,宏觀和微觀經濟仍然充滿活力,資金仍然充沛,人民幣仍會升值,市場的方方面面仍在不斷完善和提高。所以,2007年持有股票的風險小于持有現金的風險。
了解市場的價格水平比預測市場更重要 市場能漲到多少點?市場會調整嗎?這些日子以來,似乎每個人都在問著和回答著這樣的問題。我的看法是,就像2006年初很少有人預測到當年的高點在2600點以上一樣,2007年漲到多少點都有可能(不過,我認為漲到5000點的可能性小于1%)。當然,如果明天市場開始調整也有可能。不過,重要的不是你的預測有多么準確,重要的是當市場達到某個點位時,你能判斷出市場處于何種階段。聰明投資者和一般投資者的區別在于,當市場開始形成泡沫時,前者會感知并利用它,而后者會因失去理性而迷失。比如,當今年的某個時間市場站上3500點時,我會變得警惕。
買能賺錢的股票比預測市場漲跌更重要 是買2006年漲幅小的股票,以期望這些股票2007年迎頭趕上,還是買2006年的明星股票,期望其再接再勵?我傾向于買入2006年的明星股票。任何事情發生的背后必有理由,如果某些股票成為2006年的明星,而其背后的理由并沒有消失,那么,這些股票仍然有可能成為2007年的明星,只要其估值還沒有遠遠偏離合理水平。當然,如果我買入2006年的落后者,那一定是因為基本面的變化,而不僅僅因為它是落后者。
看一個例子。幾年前,休斯敦大學的托馬斯·喬治和香港科技大學的Chuan-YangHwang曾做過這樣的研究,他們測試了美國市場1963年-2001年間的交易數據,并制定每年的動態模擬組合。這個組合買入剛剛創出52周新高的股票,并賣空剛剛創出52周新低的股票。結果,這個組合平均每年收益率高出市場平均水平達7.8%,并且這樣一個組合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里仍有良好表現。
他們的解釋是,通常人們會對漲幅高的股票有心理障礙而不敢買,從而使這些股票仍需較長時間,才能達到其理想的價格區間。
另外,在一個不再便宜的市場,我們需要的不僅是企業的常規增長,我們還需要“驚喜”:資本回報率高的股票、股價表現和管理層或大股東的利益關系密切的股票、2006年每股收益超出市場年初預測最多的股票、2007年行業有大“動作”的股票,今年都會有較好的表現。因為這些股票,是能給我們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