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理財是需要原則的,這些原則往往和生活中的很多其他道理相通,比如拿成功婚姻的原則來投資基金,經常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功的婚姻首先是要謹慎地選擇一位好的伴侶。什么樣的丈夫或者妻子才是"好"的丈夫或者妻子呢?有句話說得很經典:"婚姻好比是一雙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選老公和老婆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個人的情況千變萬化,所以只有適合自己的丈夫和妻子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丈夫和"好"妻子。從這個角度來看,選擇婚姻對象的過程首先是一個了解自己的過程。
選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財務需求。比如,年輕人未來收入預期高,承擔風險的能力強;老年人現金需求大,不愿意冒風險。因此,年輕人可能更適合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型基金,老年人就更適合投資低風險的
債券型基金。但是,在選擇之前投資者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和能投入資金的限度,并謹慎地了解自己所要投資的基金情況。
選擇好對象只是成功婚姻的開始。要擁有成功的婚姻,首先需要長期地堅持。由于大多數人能夠在婚姻中堅持到底,因此成功的婚姻比率還是很高的。盡管長期持有同樣是投資基金的成功之道,但人們真正投資基金的時候似乎還是很難做到這一點。
股神巴菲特在過去41年的時間里年平均回報率是21.5%,如果一個投資者在41年前用1萬美元投資巴菲特的伯克夏公司,那么現在他將擁有2935.13萬美元。然而,41年來能夠一直持有伯克夏的股東很少,甚至連巴菲特的女兒都很早就拋出了父親當初送給她的股權。
說起來的確非常有趣,如果一個人剛剛結婚就天天盤算著如何離婚的話,那么這樣的婚姻出現問題應該是不令人意外的。不過在投資上,我們確實常常碰到一些投資者,剛剛買入基金就每天打電話咨詢何時贖回合適,其實,這樣的心態只能說明投資者對自己的選擇缺乏信心,顯然很難談得上長期堅持了。
當然,婚姻和投資一樣,中間難避免有波折。在婚姻中,平安渡過各種波折考驗的秘訣是彼此間的信任,夫妻雙方在婚后還需要不斷加深了解,通過彼此體諒、關心和包容,進而達到精神世界上更高層次的和諧。
當你投資了一只基金后,你需要關心各種變化。但要想在基金投資中獲取豐厚的回報,你首先需要信任你自己,信任你的基金管理人,這樣,才能抵御各種暫時波動帶來的誘惑,不為賺取蠅頭小利而在短期波動中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