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cnfol.com/articles/1_74868.jpg)
記 者 周 濤 攝
記 者 蔡堅瑞 施 予
留下某學校年輕教員小夏最近一不留神,成了一名小小的錦鯉“投資客”:自從他將自己養的一條錦鯉拍照上網后,就開始陸續有人向他咨詢飼養心得,幾天前,一位杭州錦鯉發燒友提出以一千元的價格將其買走。
實際上,這條錦鯉是一年前小夏花40元從吳山花鳥城一位普通魚商手里買來的,之后它就一直在小夏家陽臺的水缸里默默生活著。
這多少令小夏有些想不通,一條鯉魚的身價,為何能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暴漲25倍?
養一年狂漲數十倍 小夏自己看來堪稱“離奇”的經歷,在杭州各花鳥城的錦鯉經銷商眼中卻不見怪。一年多前,國產錦鯉一般都擺在陶瓷臉盆中出售,待遇一般,15厘米左右的錦鯉通常賣50元,成年魚也不過數百元,而10厘米以下的魚苗一般兩三塊錢就能買到。
如今,由于行情看漲,品相好一點的錦鯉被搬進了裝配全套過濾循環系統的生態魚缸中,標上“昭和、紅白、大正”等日本名稱,再配以各色的燈光。在經銷商眼里,它們成了一根根游動著的“金條”。因為它們的身價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杭州三石錦鯉的徐店長最近準備將他的幾條魚拿到中國錦鯉俱樂部拍賣,起拍均價超過了千元。在他的生態魚池中游弋著的20多條錦鯉中,售價最高的超過六千元。徐店長說,“有時候會有一些顧客將養大的魚拿到店中代賣,成交價超過千元的并不稀奇。”
在位于鳳起路花鳥市場內的“若蘭”錦鯉商行中,體長約15厘米的“桃太郎”品系錦鯉身價統統被標到了500—800元/條,而有些體長在40厘米以上的成年魚,價格更是超過了萬元。
錦鯉價格暴漲讓一些人心動。杭州一養殖場姓王的負責人說,他接待過一個老板,帶著十幾萬元的現金來買魚,最后挑了十來條個頭最大的回家。為了養錦鯉,這位老板還特地在院子里辟出一片魚池,請了專業人士幫他打理!皩嶋H上,他對錦鯉的品玩并不算很懂的,主要是想作為投資!边@位負責人笑笑說。據悉,這股錦鋰熱同時在廣東、上海、江蘇、天津等地上演。
拍賣會推波助瀾 近年來時可聽聞的錦鯉鑒賞會、拍賣會,為錦鯉超高的身價及人氣推波助瀾。而越來越多的錦鯉商、發燒友也對類似的展會樂此不疲。
去年10月,在杭州世貿中心舉辦的“世界錦鯉大賽”上,上海一家單位就曾一擲千金,以數十萬的天價將一條名為“古典
黃金”的獲獎錦鯉攬入懷中;杭州市水產研究所副所長馮曉宇說,去年同期,廣東佛山舉行了一場錦鯉鑒賞拍賣會,單尾最高價飆到了30萬元。馮曉宇研究錦鯉多年,也不得不驚嘆這些被持續刷新的錦鯉拍賣紀錄。
寧波郎藝錦養鯉場老板張金郎養了10年錦鯉,在拍賣會現場,他看到單尾錦鯉成交額過萬的場景就有很多次,“最高成交紀錄是一條86厘米長的‘大正’,是被一位東莞老板以83萬元的價格買走的!
近年來興起的互聯網為錦鯉的炒價提供了便捷的平臺,在阿里巴巴、淘寶、易趣等交易平臺上,人們可以輕易查到各種錦鯉拍賣信息。據一位玩家介紹,同樣一條錦鯉,今天的掛牌價是1500元,明天可能就是2000元了。而更多的玩家熱衷于在錦鯉
論壇上發布照片、給錦鯉取個噱頭的名字,寫出一長串的血統證明,目的就是圖個好賣價!
高貴身價打造之路 杭州市蕭山區水產養殖場2006年出產了12萬斤錦鯉,在不到4個月時間,這些錦鯉就被省內經銷商搶購一空。據杭州市水產研究所統計,在
汽車南站花鳥市場,一年約有20萬斤錦鯉被批發到全省各地,但去年到這個市場來要貨的實際需求量估計是這個數字的一倍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其實這是一部分養殖場在刻意控制市場銷售量!
寧波郎藝錦養鯉場的60畝錦鯉養殖場每年能出產約200萬-300萬尾魚苗,當魚苗體長到達5厘米之后,養殖場老板張金郎會進行當年的第一次篩選,最終只留下1萬多尾魚苗繼續飼養,99%的淘汰魚苗并沒有流通到市場,而是直接烘干、研磨成飼料。
張金郎對記者直說:“我們辦養殖場最怕的就是這些水泡(淘汰魚)流通到市場上,給顧客造成錦鯉太多太賤的印象!痹谠鐑赡,杭州市場曾大量充斥著“水泡”,單尾的價格只有一兩塊錢。
這批剩下的1萬多尾魚苗絕大部分在養到15厘米左右后批發給各地經銷商,這些魚苗的零售價從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一部分能在一年內被養到30厘米左右身長的當歲魚,價格從1000元到5000元不等。
魚場老板還會刻意留下數百尾品相好的魚苗,一部分作為明年的種魚,另一部分養至50厘米以上后參加各類鑒賞拍賣會,通過拍賣會,才能炒出一個高價。
經銷商為了使錦鯉的身價更高,通常會在每年的5月-10月間,給錦鯉喂食添加過色素的飼料,使錦鯉的顏色更加光亮、鮮艷。這幾年從國外進口的高級添加劑品種很多,有些飼料能使錦鯉身上的色斑發生變化,比如使魚頭和魚體的紅斑斷開,這樣的錦鯉往往能翻價數倍。
學者眼中的“錦鯉熱” 馮曉宇這樣評價眼下的這股錦鯉熱:“這兩年國內的錦鯉發燒友越來越多是真,但這些天價魚是否真的有人買卻讓人懷疑,不排除有些商家之間在相互炒作!睋晃徊辉敢庹f出姓名的錦鯉經銷商透露,那些售價數萬元的魚大多數都是在幾個熟人手中轉來轉去,價格也隨之越來越高。
在學者眼里,炒錦鯉的現象和20多年前國內長春等地出現的君子蘭投資熱有著頗多類似之處,動輒幾萬元、十幾萬元一株的君子蘭曾讓不少國人一夜暴富,但當大量投資者涌入之后,君子蘭的價格泡沫最終被擠破。而在17世紀30年代,荷蘭等國家也曾掀起過“郁金香狂潮”,身價一度翻了20倍的郁金香球莖,最后也只等同于一只普通的洋蔥頭。
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葉航說:“炒錦鯉現在已經是一種非理性的現象,很大一部分人購買錦鯉并不是為了觀賞,而是希望有人會出更高的價錢將其買走。這實際上是一種投機心理,大家在爭相哄炒的同時,對這尾魚最終能賣出多少錢卻都心里沒底。短則半年一年、長則兩三年,錦鯉的身價可能就會回到一個相對理性的價位。”
“打個比方,如果你覺得上萬元的錦鯉太貴了,肯定會選擇一種更便宜的、卻同樣漂亮的寵物來養!比~航說,“因為錦鯉不是稀缺物種,沒有足夠的科研價值;同時,它的營養價值也不高。”作為觀賞魚的一種,錦鯉的價格應該由其所具備的審美價值所決定,而人們對審美價值的評判是多元化的,是主觀性的。理性的消費者只要覺得價格高出了自己的心理預期,就有可能會選擇其他物品來滿足自己追求美的欲望。
■附件 什么是錦鯉:錦鯉其實是鯉魚經過人為選育之后形成的一種觀賞魚類,最早在日本培育而成,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國的錦鯉都保留了其日本名稱,共有13大類,上百個色系。
品鑒錦鯉有三個標準,色澤、體形、姿態。魚體越大、色澤越純正、姿態越優雅的錦鯉身價最高。在國內,由于大部分錦鯉愛好者的飼養條件有限,通常只能養到30-50厘米,因此大部分錦鯉都以色澤為最主要的品鑒標準。
比如在國內最為暢銷的紅白、大正、昭和三類錦鯉,紅白要求魚體只有紅、白兩種顏色,而大正、昭和要求魚體只有紅、黑、白三種顏色,兩者的區別在于昭和的魚頭長有黑斑,大正的黑斑則只能長在魚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