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06年中國股市大漲,股票型基金平均凈值增長率高達115.7%,基金的賺錢效應帶來了基金市場的火爆,基金已成為家庭投資的主要品種之一。
剛進入基金市場的投資者迫切地想了解:怎么買基金?買什么基金?怎樣在盡可能避免風險的前提下賺更多的錢?根據我們的投資經驗以及對客戶行為的分析,總結了以下四大基金投資的誤區和四種致勝法寶,助您實現財富增長。
基金投資四大誤區 誤區一:買新基金,不買老基金。 相當多投資者只有當
銀行推出新基金時才購買,有些人甚至為了買新基金,將漲得多的基金賣了。新基金發售時,銀行門口火爆的排隊場面似乎也證明了這種行為的正確性。但這是典型的盲目投資行為。
因為開放式基金每個交易日都開放申購,沒有稀缺性,在基金新發之后仍可以買到。新基金沒有過往業績,投資策略可能沒有經過實踐檢驗,而且大多由新基金經理管理,投資者無從判斷其管理能力的優劣。此外,新基金建倉時間較長,在建倉期間如果市場上漲,基金凈值漲幅將低于同類基金。另一方面,投資者可以研究老基金的過往業績,分析其業績表現的優劣、是否具有持續性,作為投資依據。
因此,“新基金”不應構成投資者選擇基金的理由,老基金應是投資者選擇的重點。
誤區二:高凈值恐懼癥。 情景:“基金凈值這么高了,沒有什么上漲空間了,不能買!”。
將基金份額凈值的高低作為投資的依據是基金投資的另一誤區。
在相同情況下,基金份額凈值高是基金業績表現優異以及基金經理管理能力較強的表現;鸬纳蠞q空間取決于股票市場的總體表現和基金公司的管理能力,與基金份額凈值絕對值的高低沒有關系,也不存在凈值的上限和上漲空間的問題。
中國基金業還比較年輕,2006年是中國開放式基金業經歷的第一個大牛市 ,目前凈值最高的基金份額凈值才剛超過3元。而美國富達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麥哲倫基金成立于1963年,已運作了約44年,2005年4月底的凈值曾達到114.96美元,約合900多元人民幣。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表現優異的基金會不斷創出基金凈值的新高。投資者枉自估計基金凈值上限的做法,事實證明是失敗的。
例如,2004年到2005年大多數基金的凈值都在1.2元以下,長期的熊市 使投資者覺得1.2元是遙不可及的上限。但2006年年初,1.2元被輕易擊破,部分優秀基金的凈值一直漲到接近2元才回調。2元又成為許多投資者心目中的凈值上限,基金凈值接近或突破2元時遭遇到大量贖回。前不久又有投資者懷疑,2元多的基金能漲到哪去呢?但是截至2007年1月22日,已出現了凈值達到3.087元、累計凈值達到3.4169元的基金。事實證明,基金凈值不存在什么上限,高凈值基金也不存在上漲空間有限的問題。相反,在相同情況下凈值高的基金大多是管理能力較強的好基金。因為基金凈值高,就不買,投資者會損失十分寶貴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