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8 北京青年報 張艷麗
先從基本知識入手確定投資方向培養(yǎng)打“持久戰(zhàn)”的耐心與恒心
“盛世藏寶,亂世藏金”。隨著腰包越來越鼓囊,很多人將眼光投向了藝術品收藏市場。
而最近以來,“吳冠中《長江萬里圖》以3795萬元拍出”、“劉曉東現(xiàn)代油畫《三峽新移民》拍出2200萬元”等書畫藝術品天價成交的消息,更是讓想要涉足收藏界的新手既感到刺激,又不由得患得患失:藝術品拍賣價格動不動成百上千萬元,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門檻是不是太高了?
此外,近幾年書畫藝術品市場的低迷局面,也讓很多人猶豫著:這個市場還有沒有投資機會?新手入行會不會交很多“學費”?
太平洋國際拍賣公司副總經(jīng)理劉萬軍表示,相對于其他領域,藝術品投資的回報率可說相當高。他舉例說,在1994年前后,齊白石國畫的價格每平方尺還不到1萬元。而到2004年高峰時期,齊白石國畫作品每平方尺的市場成交價已經(jīng)達到了100萬元。十年間上漲了100倍,這在其他投資領域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藝術品市場在2005年和2006年期間呈現(xiàn)下滑趨勢,市場低迷,主要原因是贗品層出,擾亂了市場秩序,市場處在調整階段。而贗品上拍,一部分原因是贗品制造水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甚至讓拍賣行看走了眼;而同時也不排除一些小拍賣行為了利益而知假販假的現(xiàn)象。因此,盡管一些精品畫作和珍稀藝術品的價格依然高高在上,但這兩年藝術品的整體價格有了回落。一般來說,藝術品收藏市場的周期大約為2-3年。
但劉萬軍認為,低迷的時候也可以說正是低價入市的良機。趁著市場價格回落,有眼光的收藏者正可以低價建倉。而對于想要進入收藏投資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新手上路不能盲目投資,一定要找準方向,遵循步驟,穩(wěn)步進入。
穩(wěn)扎穩(wěn)打五步成功
第一步,確保找到真品,從當代畫作入手
劉萬軍表示,投資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充實專業(yè)知識。如果投資書畫,千萬不能一上來就直奔大家巨作,而最好先找當代畫家的作品,便于鑒定。在投資之前,一定要收集畫家的作品集,研究其風格、書法特點、用印特征等,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這樣一步步從當代中等畫作入手,以后再慢慢深入到現(xiàn)代大家作品,問津黃胄、齊白石、李可染、張大千等大師的作品。因為這些大師的家屬大都健在,也都對外進行畫作的鑒定,稱為“掌眼”,以避免買到贗品。
而從當代畫家入手,一是容易找到本人鑒定,二是價格門檻較低。一般來說,當代一流畫家的國畫作品大約為每平方尺5萬元左右,油畫價格則更高一些。
第二步,確定投資方向
要對自己未來幾年的投資進行系統(tǒng)性整理,比如做瓷器可以選擇只做乾隆年間的東西,收集一切當時的瓷器,無論官窯、民窯、青花、五彩、多彩、單色釉,然后再由量變到質變,形成自己的收藏品系統(tǒng)。如投資書畫,可以按照某人、某畫派的脈絡進行收藏。
第三步,挑選有升值潛力的藝術品
在畫家中,師承也就是“血統(tǒng)”非常重要,名家之后更容易“出位”。因此,選擇大師傳人的作品收藏,更容易日后升值。
在瓷器收藏中,官窯的瓷器要比民窯的更有收藏價值,因為古代官窯作品是專為皇帝燒制的,作為皇宮用品,或皇上用來賞賜大臣,出身高貴,制作上精益求精,比起民窯瓷器更有升值空間。
第四步,要調整好投資心態(tài)
在藝術品收集上,不能抱著“撿漏兒”的心態(tài)。在市場上,確實有低價買到高價貨的可能,劉萬軍介紹,太平洋拍賣行幾年前就發(fā)生過一次看走眼的事情。2002年太平洋曾以幾萬元的價格拍出一件雍正青花案缸。但買主后來拿到國內(nèi)著名瓷器鑒賞家耿寶昌處鑒定,發(fā)現(xiàn)這原來是雍正官窯作品,一下子身價大增,2004年隨即在華辰拍出了60多萬元的高價。
不過,劉萬軍強調,拍賣行看走眼的情況極為少見,投資者一定要抱著平常心態(tài),穩(wěn)步投資,隨著時間推移,等待穩(wěn)定的回報。
第五步,逐步成為有實力的收藏家
隨著收藏品和經(jīng)驗的積累,投資者要逐步淘汰賣出藏品中的非精品,只留存和投資精品。如可以只投資齊白石、張大千、李可染等大師的代表作。因為歷經(jīng)市場驗證,只有精品中的精品,即龍頭作品,價值才會只升不跌,具有保值增值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