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年初前后起,每當股市放量上漲,每當股指突破一個關鍵點位,每當大盤再創歷史新高,總會有那么一些“好心人”站出來提醒投資者注意控制風險。在老沙的印象中,1300點的時候,有著名市場人士奮筆疾書“這是最后的逃命機會”;在去年7月1600點上下時,有著名股評家大聲呼吁“再次暴跌不會晚于明天”、“回補1444點缺口不可避免”;到了2000點上方,更是有不少券商的分析師在各個營業大廳、大戶和中戶室提醒投資者某某“時間窗”就要來到,應該在幾月幾日之前賣掉股票,等跌回到多少多少點再買回來云云……
據我的調查,在這一年多的大牛市中,廣大中小投資者時時刻刻都生活在“風險預報”中,一旦買入股票就提心吊膽,種種好心的勸告不絕于耳,有些心態差些的股民簡直沒過上一天踏實的日子,更有很多人在“風險提醒”中一會兒建議買,一會兒建議賣,“很長的一根甘蔗只能吃到其中很短的一節”!伴隨著“風險提醒”,1500點、1800點、2000點、2500點以下的籌碼被機構一掃而光。
在老沙看來,在股市上,除了“買”就是“賣”,任何內容的所謂“提醒”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叫人“拋”,或者讓人不敢“買”。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哪一次從“馬背上”掉下來不是受那些“提醒”的影響?
股市已經漲到2900多點了,從理論上講,在此之前的每一次賣出都是錯誤的;換言之,在此之前的每一次唱空都被事實證明是荒謬的;同樣可以認為,在此之前的每一次“風險提醒”都是沒必要的。
在大牛市中,我們需要另一類的提醒,這種提醒的宗旨就是“要敢于做多”。老沙最欣賞的一句提醒是來自于中國人民
銀行行長周小川,他在大牛市的浪潮到來前夕提醒世人:“買股票有風險,不買股票更有風險!”這一提醒何等明確,何等重要,何等及時。
我乃一介書生,正因為過去在股市中屢屢看錯大勢(我曾在2001年股市創下2245點歷史新高時看高一線,曾提出“國有股減持我們不減持”的口號),所以這幾年才在股市里夾著尾巴做人。我非常想彌補自己的過失,非常想讓曾經相信了我的話而在2001年盲目做多的股民朋友挽回損失,可是我不能因為自己曾盲目看多就不再看多,不能因為明明看準了是個大牛市而不敢說真話。我早就對自己說,我只有取得股民朋友對我的完全諒解,才能離開股市去寫我的小小說、長篇小說。
所以我早在大牛市開始初期就用另一種“提醒”開展工作,如果現在來總結一下,我最“自鳴得意”的“提醒”是———
1、存銀行不如買銀行;
2、還有一只大象沒跳舞(沒喝酒);
3、知否知否,還是紅肥綠瘦(寫于三連陰、2700點上下)。
當然,我還通過各種方式提醒大家“除了股市,我們還應該有更豐富多彩的生活,人的一生不能被股海里的驚濤駭浪所完全吞沒”,提醒大家“賺到錢了就應該消費、就應該享受,拿些錢出來過年”,我不希望看到股民朋友的臉上因風云變幻的股市而增添白發、魚尾紋,我真誠地希望股民朋友能在2007年合家歡樂地過一個肥年。對于絕大多數股民來說,“2007年的春節股民應該是最幸福的”!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人打電話來提醒我:“老沙,你這樣一直唱多下去,總有一天會唱錯的,哪有只漲不跌的股市啊!”
我夫人也在一旁提醒我:“你不是說到了3000點就遠離股市的嗎,再這樣下去眼睛要瞎的哦!”
我也在提醒自己:“努力地在一個不相信眼淚的市場里做一個經常流眼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