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新聞會客廳》1月22日播出節(jié)目《劉彥斌:2007的理財密碼》,以下為節(jié)目內(nèi)容。
李小萌:您好觀眾朋友,歡迎走進《新聞會客廳》。新年伊始,很多事情需要重新去計劃,去規(guī)劃,有人說現(xiàn)在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家里已經(jīng)有的和即將掙來的那些錢該怎么樣去照看它們,一句話講的是你不理財,財就不理你,但是你理財了,財就真的會理你嗎?
(短片)最近,不少人發(fā)現(xiàn)過去被一些金融專業(yè)人士關注的話題正成為百姓街談巷議的話題,基金、股票、A股、B股、H股、信貸等等正成為百姓的口頭禪。在熊市煎熬了5年之久的中國股市今年出現(xiàn)重大轉機,股市呈現(xiàn)前所未有的火暴,深滬兩市股指扶搖直上,讓眾多一度絕望的股民看到“咸魚翻身”的希望;
另外一個詞“基金”,雖然早就有,但卻從來沒有象現(xiàn)在這樣被民眾熟悉,最高甚至達300%的收益率,讓百姓投資者更加瘋狂,在網(wǎng)絡上搜索基金,這個曾經(jīng)波瀾不驚的詞,現(xiàn)在的條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近500萬條。
此外,不少人買房子不再僅僅是居住,投資成為不少人買房的主要目的。2006年外資
銀行進入中國,同時人民幣也在小幅升值。一系列的金融等舉措,讓人們對于關心的理財領域的話題也更加關注。
股票、基金、房產(chǎn)三大龍頭使2006年冬天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人們對投資和理財?shù)臒嶂猿潭惹八从校碡斶@個詞也再一次高頻率地闖進了人們的視野,強烈地沖擊著人們的神經(jīng)。
面對花樣繁多的投資和理財形式,讓不少人人眼漸迷?我們需不需要理財?怎樣理財才是合理的方式?投資理財又容易走進哪些誤區(qū)?人們又該如何做才能安全地“錢生錢”,做到保值增值?
李小萌:今天我們請到一位專家,聽聽他是怎么給我們提建議的,我們請到的就是國家理財規(guī)劃師、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劉彥斌先生,歡迎您。
劉彥斌:您好。
李小萌:您首先給我們破一下題,理財這兩個字該怎么去理解?
劉彥斌:讓老百姓容易理解一點叫掙錢、管錢、花錢。
李小萌:聽著挺簡單的。
劉彥斌:非常簡單。現(xiàn)在老百姓兜里有錢了,人人都想過上好日子,尤其是今年股票市場這么好,最主要的一種投資工具,股票市場去年指數(shù)漲了一倍多,在街頭巷尾到處都可以聽到理財,買股票,買基金。
李小萌:理財這兩個字火起來,根本原因是因為人們的錢包鼓了。
劉彥斌:對,因為有財富效應。到2004年下半年的時候我就看到媒體、金融機構基本上屬于言必稱理財,所有的銀行產(chǎn)品,
保險公司的產(chǎn)品,以前都不叫理財?shù)模F(xiàn)在換一個身份出來都叫理財產(chǎn)品,其實也對。
李小萌:人們剛剛接受這個概念的時候,您所聽到的一些對于理財?shù)腻e誤理解都有什么?
劉彥斌:聽到最多的老百姓對理財認識的這種誤區(qū)就是,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兒,很多人說我手里沒錢,我怎么理財?有錢人才去理財。某種程度上講是對的,所以我們來給年輕人講的時候,你手里現(xiàn)在沒錢,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應該先從攢錢開始,收入像河流,財富像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只要剩下的才是你的財,如果你都是月月光、月光族,那你有什么財可理,所以說我講年輕人一定從攢錢開始。
李小萌:等一下,您剛才講的第一個錯誤觀念是認為只有富人才跟理財沾邊,我們窮人不沾邊,窮人是不是跟理財有關系呢?
劉彥斌:我覺得有關系,人人都需要理財,因為人活一輩子,兩件事你肯定躲不開,一個是死亡,一個是納稅,一個人都要納稅,一輩子不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都離不開錢。
李小萌:另外我們也聽到一些,還有人對理財?shù)睦斫馐沁@樣的,比方說理財就是儲蓄,或者理財其實就是投機。
劉彥斌:投機這個東西好像在中國變成一個貶義詞,我覺得投機至少應該是個中性詞,儲蓄也是理財?shù)囊粋很重要的方式,以前由于中國金融理財這種渠道窄,而且主要的個原因就是說中國老百姓缺乏理財知識,所以可能會從安全這個角度講,他會把錢都存到銀行里去。大學里基本沒有財務教育,一旦你走上工作崗位,自己獨立去生活的時候,怎么來處理財務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這種東西。
李小萌:像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不談錢、不愛錢,才是好孩子。
劉彥斌:我覺得你不愛錢,錢不愛你,就像你剛才講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換句話說,你不愛錢錢不愛你,就是說你對金錢沒有愛好,不去喜歡它,它就不會來到你的身邊。
李小萌:那不都變成財迷了?
劉彥斌:可能我們從小講的是一把財迷說起來,可能就跟葛朗臺什么掛在一起,這個人財迷心竅,其實我覺得不是什么不好的詞,一定是你這輩子想過上好的生活,一定是離不開錢的,所以我跟年輕人講,光有愛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我看國外報道也是,包括中國也是,很多夫妻之間這種糾紛是因為財務問題引起的,不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至少我覺得同樣的夫妻之間的感情,如果有錢生活會更好,我是這么認為的。
李小萌:還有人說只要理財就可能會暴富,比如說你每天拿出兩塊錢去儲蓄,50年之后成為百萬富翁是沒問題的,這是神話嗎?還是確實如此?
劉彥斌:這不是神話,你剛才說暴富這個提法,是社會上對理財?shù)囊淮笳`區(qū),在給老百姓講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講理財不是為了發(fā)財,理財為了是做到未雨綢繆,讓你掙的財務平穩(wěn),而不是為了發(fā)財,太多的人是為了把理財跟發(fā)財連在一起了,你要想發(fā)財,應該去理好財,要不好好去理財,你不會發(fā)財。我們看到周圍很多富人,比如說像黃光裕這樣的,好像一夜之間從地底下蹦出了很多富人,他后邊的那種艱辛的歷程你都沒有看見。
李小萌:有沒有富人靠理財,只是把錢倒來倒去致富的,或者用各種方式去投資就致富的,有這樣的嗎?
劉彥斌:從國際上看,我們看國際股票投資大師巴菲特就是通過投資。巴菲特不是做股票,很多人對巴菲特的理解,以為他就是做股票、炒股票,不是,他是做企業(yè)的,他是拿錢去收購企業(yè),收購華盛頓郵包,收購這樣的保險公司,然后去經(jīng)營這家保險公司,用保險公司的現(xiàn)金流去炒,去進行投資,然后他變成富有的。但我覺得很多富人,他們應該都是很會理財?shù)模麄儗﹀X的態(tài)度,一是很尊重錢,第二他們很愛惜錢,很多有錢人生活比好多沒錢人的生活更加節(jié)儉,因為知道錢財來之不易,所以說理財和發(fā)財這個東西社會上現(xiàn)在老百姓理財一個最重要的誤區(qū)就是為了發(fā)財,昨天我看到報道說最近股票漲了,基金凈值都漲了,很多人會講,去把家里的房子全都典當給典當行,我年初的時候就碰到一個朋友,他說他準備把房子押給銀行,再貸出款來炒股票,我說這肯定是不可以的。
李小萌:這不是理財嗎?他對財多關注。
劉彥斌:但是這違背了理財?shù)囊粋根本原則,就是追求安全性,理財是為了要追求財務平穩(wěn),不是一夜暴富,他覺得把這個東西押給典當行,典當行其實是高利貸的,如果你要把這個東西從典當行借錢,一年差不多要付給典當行50%的利息完全是高利貸的,他就想我押給典當行三個月,也許付出20%的息,然后我在股票上可能會五個漲停板翻一倍,然后把這個利息賺出來還給典當行的利息之外,我還剩下一大塊錢,很多人都是這么想的。
李小萌:根本原因是看到去年的股票太好了,100%、200%、300%的賺錢,所以他敢這么做,但是他不會想今年還是如此,或者這支股票是不是持續(xù)會這樣漲?
劉彥斌:對了,我說去年的股票從1100點開始漲,漲到年底2600、2700,甚至漲到2900,我捉這樣的景象可能在你一生中只有一次,今年是因為中國市場的股權分值改革,來引發(fā)這種價值的重估,至少會走出牛市的行情,但是像一年要漲這么多,我覺得今年我個人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我們也經(jīng)常說這句話,我們只看到市場漲,市場還沒有到回頭的時候,如果到回頭的時候,如果你的錢被套住了,那邊你付給典當行的錢,房子可能就會押給典當行,甚至如果你套不出來錢,你的房子就變成死檔,錢沒賺到,連自己居住的環(huán)境都沒有了,我覺得這不是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