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 還是買股票、買基金?自從去年第四季度股市出現大牛市行情以來,不少市民發此疑問。“現在買房還不如先買點股票,股市正是大牛市,等我在股市賺了錢再去買房,那時房價也該降了。”已將買房錢全部投入股市、基金的楊先生說道。“現在還買股票?大牛市能持續多久,不要被套牢了,買房錢都搭進去,就算在股市掙了錢,還沒房價漲得快。”本已進入股市的江小姐近日又開始看樓了。2007年,到底是做股東,還是做房東更有著數呢?
今年,股市、樓市專家普遍都對各自行情看好。證券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對投資者來說,可能是豐收的一年;房地產代理機構則預測,今年廣州市住宅價格將在6800~7500元/平方米的區間運行,全年的預期漲幅為12%左右。同時,各路專家無不表明一點:投資有風險,應根據個人的資金安排、風險承受能力和生活需求情況而定,以防投資不慎,“錢房兩空”。
股東特寫:抵押房產買股票 不還按揭賺快錢 今年的股市投資者中,最典型的要算變現房產投資股票或者干脆不買房先買股一族。從事培訓事業的俞女士就是典型的案例。2006年上半年,俞女士在朋友的建議下,將自己用來出租的價值近100萬元的房子賣掉,不再做房東,購買了股票和基金,做起了股東。
俞女士算了一筆賬:“我的房子出租的話,每月的租金也就是3500元左右,一年下來是4.2萬元,我的房子現在可以賣接近100萬元,也就是說,租金收益率僅有4%多一點,而且租房找中介和房客也煩。但我現在的股票已經有50%的收益率,買的一只開放式基金半年收益更是接近60%,投資賺到的錢,比租金賺的錢多多了。”
而在機關工作的王先生,2002年在海珠區買的房子,當時首付四成共20多萬元,另外從
銀行貸款六成30多萬元。4年來,他積攢了一些錢,基本可以提前還上貸款。不過,2006年火爆的股市讓王先生對提前還款猶豫不決。2006年賺了5萬多元,但近期虧了1萬多。提前還吧,就沒錢炒股和買基金了,也不甘心掏一大把錢還給銀行,自己放棄了以錢生錢的機會。不還吧,又擔心萬一投資不慎,把好不容易積攢的錢虧了。
房東特寫:舊房脫手買新屋 購進別墅分間租 盡管股市牛氣沖天,但不少有實力的投資者或者急需更新住房的買家依然看好早已牛氣沖天的樓市。去年家添新丁的張女士早就希望擁有一套三房或四房的住宅,盡管平日與金融行業經常打交道,但是,她始終堅信“土地是有限的,房子只會越來越貴”,“不是說宏觀調控之下大戶型會越來越少嗎?”
張女士先生的單位2002年分配的位于南洲路一帶的房子市值已經攀升1倍,60平方米的住宅從10多萬元漲到了30多萬元。于是,張女士趕忙將此房售出套現買了位于海珠區西北部某樓盤一套130平方米的住宅,只需8000元/平方米。盡管當時張女士身邊不少人都認為她買房“太敢出手”了,但是現在,張女士十分得意地告訴記者,“我這房還沒住進去,單價就已經漲到11000元/平方米了”。
而剛還完自住房房貸的汪先生“腦筋轉得更快”。別墅,是廣州樓市2006年供貨的一大主力和亮點,獨立的、聯排的,各種別墅齊齊亮相。汪先生看準別墅用地已經不批,別墅買少見少的狀況,就再貸款買下一處別墅,更出人意料地將這棟別墅的4個房間分開出租,每月租金高達七八千元,遠遠比每月要還的房貸高,盡管現在二手別墅價格有所上漲,但是,汪先生表示不急著賣他的別墅,“再等等,到明后年,中小戶型越來越多的時候,我的別墅就更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