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感覺像跳舞 |
發布日期:2006-12-26 20:3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商業演出熱讓重慶的一群大學生在激情與快樂中提前成就了一番事業。
以舞會友大學生結成聯盟
李宣從小就喜歡跳舞。雖然在重慶大學主修的是工商管理,卻對舞蹈有一種近乎狂熱的追求。
2001年,李宣進入重慶大學,隨后以舞會友,結識了不少愛好舞蹈的同學。為便于交流和展開集體活動,2002年9月,李宣和另外兩個同學汪洋、祝豫共同創辦了重慶奧爾高校演藝聯盟。
奧爾高校演藝聯盟成立后,在很短的時間內吸引了大量舞蹈愛好者,不久就有300多人申請加盟。而且,聯盟的影響已超越了重大,到2003年初,重慶十幾所高校都成立了奧爾高校演藝聯盟分社,社團成員數量達到近千名。
名聲漸響迎來了商業演出
據李宣介紹,當“奧爾高校演藝聯盟”在重慶舞蹈圈有一定的知名度后,隨之找上門來的文化傳播公司開始逐漸增多。
最開始的操作模式是,市內一些文化傳播公司接到舞蹈表演業務后找到李宣,雙方談定一個價位,然后由李宣根據對方的要求提供一些演員,而服裝道具、音響器材等由那些文化傳播公司提供。因為學生的人力成本低,朋友們參加這些表演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賺錢,一個月內最好的時候能接到七八次業務。
據了解,目前一場商業秀,以3個跳舞者、1個主持、1個唱歌、3個走秀的陣容計算,表演一場下來的費用市面上大概是4000元左右,但“奧爾高校演藝聯盟”只收取3000元左右,而且就舞蹈質量而言也絲毫不比那些專業演員差。
提升品牌開始商業化運作
隨著“奧爾高校演藝聯盟”在業內的知名度越來越大,李宣開始想到商業化運作。
今年3月份,李宣組織人手建立了重慶奧爾高校演藝聯盟的網站,同時把聯盟掛靠在一家市內的文化傳播公司旗下進行商業化演出。
因為奧爾高校演藝聯盟有非常眾多的演員資源,其中不少會員還在一些國內的娛樂節目如“娛樂無極限”、“娛樂樂翻天”等綜藝節目中頻頻獲獎,所以找李宣聯系演出業務的單位不少。從3月份開始,平均每個月李宣都要接到數十起表演業務,有時還要頻頻趕常而此時,李宣也開始意識到品牌的價值。每次演出他都要求合作方亮出奧爾高校演藝聯盟的名字,為此寧可少賺點錢。
插足酒吧形成多元化戰略
不過,商業演出市場競爭的漸趨激烈,也讓李宣感受到了產品單一的潛在風險。他選擇了多元化戰略,并把目光投向了文化氣息極濃的酒吧。
“沙坪壩的酒吧非常多,但據我們調查,一周真正盈利的時期是周末,平時基本上沒什么人氣,而我們的特長就是搞現場活動策劃和演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酒吧的人氣。”李宣認為。
于是從今年6月開始,李宣與沙坪壩的一些酒吧達成了合作意向。具體合作模式是由酒吧出場地,出音響設備,聯盟出演員和現場活動策劃,時間為周一到周三,然后根據每天的酒吧營業額按照一定比例與聯盟分成。
沒想到這還真給一些酒吧引來了非常火爆的人氣,平時上座率只有10%%的酒吧,與聯盟合作后,上座率最高能達到30%%-50%%左右。“我想合作得比較愉快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來酒吧消費的主要是大學生,奧爾高校演藝聯盟這塊牌子在大學生里很有影響力,另一原因是我們策劃出來的活動更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李宣認為。
目前李宣已經與沙坪壩數十家酒吧簽訂了相關的合作協議,同時也為聯盟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積累了原始資本。如今李宣已從重大畢業了,他正在制作商業計劃書,想吸引一些社會資本參與,讓聯盟實現真正的商業化運作。先是在高校間,繼而在商業界,重慶奧爾高校演藝聯盟的名頭越來越響。這個由一幫喜歡跳舞的大學生組成的松散團體,在“無心插柳”間走上了商業化運作之路,目前聯盟每個月除去演員費用,還有近2萬元的收入。而運作這個團體的人,只是一個今年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他的名字叫李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