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別人搜鋪為自己聚財 |
發布日期:2006-12-19 7:5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做生意,選擇合適的門面很重要。雖然當今社會信息發達,但每個人接觸面有限,等好的鋪面出現時,已經落入他人之手,錯失良機;還有的人接轉手鋪面時,不了解底細,結果吃了暗虧。
宋如東原先是船廠的一名電焊工,下崗后憑著瞬間閃出的創業火花,用一股子鉆勁和韌勁,在為別人搜鋪時,也為自己創出了一條財路。
道聽途說覓商機
2004年,年近五旬的宋如東從一家造船廠下崗后,唯一的生計就是手上所擁有的六級焊接技術。起先他在私營裝飾廠打了半年的工,工廠倒閉后,只好通過朋友和熟人的介紹,接些焊門窗、花架、鐵柵欄的零活。那天,宋如東在市郊做完活后,疲憊不堪地上了回城的專線車。坐前面的一對中年夫婦的談話趕跑了他的瞌睡蟲。男的嘆了一口氣,道:“今天算是白跑了。都說大學城周圍的生意好做,誰知租金這么高!”女的則埋怨道:“都怪你,剛發包時不去,轉手的當然就貴了!蹦械纳らT大了起來:“啥時招的租?你還不是事后諸葛亮?”
宋如東搭上話后,才知道他們也是下崗職工,夫妻倆想開個餐館,東奔西顛地跑了半個月,要不嫌地段不好,再不就是二手門面,他們的幾個親戚在規劃開店時,幾乎也有類似的經歷。
回家后,宋如東作了一系列的聯想:為什么人們開店要選鋪呢?而不少的人為什么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又無功而返呢?關鍵是信息閉塞。如果沉下心來廣泛搜集鋪面信息,再選擇一種合適的方式把它們“賣”給社會上需要的人,這不就是一個商機嗎?做這行先期不要大的投入,自己配部手機在外面跑,由身體不好的妻子在家里接“搜鋪熱線”,豈不就成了?!
舉家合開財富路
而實際操作起來并不容易。一是怎樣摸鋪源,二是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提高知名度。好在家人齊心協力。妻子把兩口子買斷工齡的兩萬多元投下去,上大學的女兒淘了一臺二手電腦,用來上網搜索開店信息,再將父親搜集到的鋪面信息整理歸納后,做成專業網站供人們選用。
生意上有了左右膀,宋如東憑著對城市的熟悉,在最初的三個月里,深入個區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原始資料,通過在網站和媒體上發詞條廣告,終于有了反饋。第四個月生意開張了,那個月做了五十多單生意,賺了兩千多元。
基礎打好后,宋如東租了一個門面,他的“創業好幫手,搜鋪找如東”的廣告語逐漸有了些名氣。為了把市場打開,他每介紹一條信息只收五元錢。弄清開店的項目、經營的規模、對租金的要求后,宋如東大致介紹兩到三個地點供客戶選擇。如客戶有了初步的意向,宋如東則代客前往有關地點與店主洽談。得到客戶正式確認,收取一百元的介紹費后,再直接帶客戶到預先訂好或待轉讓的店鋪,協助洽談并簽約。
生意長盛有真經
2005年,是宋如東業務發展的鼎盛期。他把內弟和大哥也發動起來,讓他們利用工余、雙休或節假日跑各個城區的商業旺鋪。最高峰時,宋如東手上所掌握的新開和待“鋪源”按單間算高達五百多條。信息多了,咨詢量漲了,月進賬有一萬多。
宋如東套用房產中介的辦法,在店里或網站只有大致的信息。待交了咨詢費或代理費,宋如東帶客戶直接看店面。由于他客戶多,信息廣,一些急于轉手的店主樂意找他“脫手”。兩頭“吃”下來,每筆業務能賺二到三百元。
宋如東覺得做這種特定的生意要把握好三點:一是要注意信息的保密性;二是從業者要有好口才;三是要會對店鋪“導租”,讓承租者得到實利。
由于搜鋪入業的門檻低,業務比較單一,從去年起,已有人跟進。面對降價的壓力,宋如東未雨綢繆,用一個“搜”字延伸出別的生意,F在,他已把業務擴展到寵物,把想配種的“狗源”收集起來,做這方面的“紅娘”;他搜廠家庫存商品,賤價倒給漢正街的商戶。搜保姆,搜退休老師和工程師,等等?傊,把供和需撮合在一起,就成了生意契機。(劉衛/中證網)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