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董事長段永平曾經以496萬人民幣換取了一次與沃倫·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近日,重慶一位個人投資者以3萬人民幣競拍到與安迪·凱斯勒共進晚宴。
相較沃倫·巴菲特,安迪·凱斯勒在大眾心目中的知名度幾乎為零。然而,科技股浪潮下精準的判斷力還是為他贏來了“華爾街之鷹”的美譽。
11月30日,一位來自重慶的個人投資者花了3萬元人民幣爭取到了與安迪·凱斯勒吃頓晚飯的機會。
<STRONG> 安迪·凱斯勒是誰? </STRONG>
他曾以377%的收益率,獲1999年全美盈利率第四的對沖基金。他用了5年的時間,將1000萬美元的投資變成了10億美元,5年100倍。
他以“30秒內,3個要點”這一獨到的投資秘訣,發現了一個個獲利翻幾十倍的互聯網公司,并能在泡沫爆破之前全身而退,成為華爾街的奇跡。
11月30日,頭頂黑色禮帽、手持彩色“魔棒”,第一次出現在國內投資者面前的凱斯勒看起來更像是一個“魔法師”,不同的是,這位來自華爾街的“魔法師”變得戲法卻是金錢游戲。
在第三屆國際投資大師講壇的現場,安迪·凱斯勒與國內投資者共同分享了他的科技股投資四大策略。而對于未來5年的中國股市,安迪·凱斯勒更是看好科技股的發展。
<STRONG> 從技術青年到華爾街新貴 </STRONG>
1980年,當安迪·凱斯勒剛剛從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電子工程系畢業時,他或許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玩起金錢游戲。
在結束貝爾實驗室5年電機工程師的工作后,這個只懂技術的年輕人穿著襯衫、寬松長褲就來到了華爾街,敲開了潘恩·韋伯集團的大門。
不過這一次,安迪·凱斯勒沒有那么幸運,在最初的分析師生涯中,他的表現遭透了。盡管華爾街的要求只是在51%的時候做出正確預測即可,但安迪·凱斯勒幾乎全部預測錯了。
在撰寫第一份研究報告時,恰逢芯片行情火熱,安迪·凱斯勒卻出人意料地唱出反調,對芯片股給出了“持股觀望”的建議并在一周后建議“賣出”。
同樣的反調,安迪·凱斯勒在第二年7月繼續唱起,當他認為芯片業的屠殺已經結束,建議投資者“買入”的時候,卻又遭遇Intel公司的大幅虧損。
盡管預測最初讓人大跌眼鏡,但之后的市場反應卻完全應驗了安迪·凱斯勒的分析。他的好運似乎開始到來,先是入選“I.I.排名”,這是《機構投資人》雜志推出的全美研究分析師排名,代表了在投資者和券商心目中最棒的分析師。之后,獵頭電話不斷,摩根斯坦利更是開出了高價聘請他。
跳槽后的安迪·凱斯勒,似乎并沒有完全適應摩根斯坦利的工作節拍。在他看來,華爾街正在改變,但研究部門的地位卻在下降,甚至墮落為投行的附庸,為了獲取更多利益,分析師們開始不再堅守自己獨立的分析原則。
1993年,安迪·凱斯勒正式告別摩根斯坦利,開始其個人投資者的角色,盡管對于這一切,外界有著不同版本的傳言。但是后來的“大豐收”證明了離開摩根斯坦利對他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經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1998年全球金融動蕩,安迪·凱斯勒手頭的股票幾乎全部升值,有些甚至上漲了近10倍。就連當時表現最差的一些股票也上漲了近一半。
從1999年開始,安迪·凱斯勒之前的投資開始有了回報,其基金以377%的年收益率,名列對沖基金排行榜第四。2000年后,盈利持續上升。基金規模也由最初的1000萬美元達到了10億美元。
在市場還在飛漲的同時,安迪·凱斯勒又做出驚人之舉,不僅拒絕了送上門的錢,更是逐步賣出持股,將資金還給了投資者。市場再一次驗證了安迪·凱斯勒的長遠眼光,網絡泡沫開始破滅,大批投資者血本無歸。
<STRONG>在迷霧中尋找潛力企業 </STRONG>
經歷了這一連串的洗禮,安迪·凱斯勒堅定了其對科技股長期投資的決心。然而,想要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撥開迷霧,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公司,并不那么容易。而安迪·凱斯勒獨特的判斷工具不僅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也將繼續引導他下一步的投資計劃。
在11月30日的北京演講中,安迪·凱斯勒帶著國內投資者一起開始了撥開迷霧之旅。
“1985年的時候,一臺電腦很貴,而生產電腦的公司看起來像一個‘巨無霸’,什么環節都做,F在,電腦的成本降下了很多,并且在各個環節出現了不同的公司,如微軟、英特爾、戴爾等,他們產生了一個萬億的市場……”
迷霧之旅的最初,安迪·凱斯勒帶著國內投資者回顧了這一段歷史,在他看來,如果能夠在那個年代撥開迷霧,找到計算機產業的發展方向,那么將會獲得令人稱羨的收益。同樣,在這個時代,如何在重重迷霧中找到那個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公司呢?
安迪·凱斯勒的投資原則看起來很簡單:“規!、“橫向經濟模型”、“市場邊緣的智能”和“利潤盈余”。這些工具常被他用來識別那些有潛力的公司。
在安迪·凱斯勒的研究最初,首先看到了網絡、多媒體以及影像產業的巨大前景。盡管當時的一些公司還很不起眼,但是他堅持看好其前景,并且長期投資下去。
斯高柏(C-Cube)就是其中一例,盡管當時的C-Cube公司業績并不令人矚目,但是C-Cube生產的激光頭卻是VCD機必需的核心部件,對市場和技術深有研究的凱斯勒很快意識到財富就在眼前,于是買入大量股票。事后也證明,中國VCD企業的早期利潤,多半被其賺走。類似的例子一直貫穿在安迪·凱斯勒的投資中。
不過,他坦言,不是每一次投資都能成功,但是成功的選擇往往彌補了失誤選擇的損失,并且創造了更好的收益。他希望國內的投資者也能在看似迷霧的市場中找到這樣有潛力的公司,在未來5-10年里獲得更多的收益。
<STRONG> 看好中國科技股 </STRONG>
對于中國科技類公司的投資與發展,安迪·凱斯勒給出了樂觀的預期。
“未來5-10年中國市場將再產生1萬億的財富,50%來自現有企業,另外的50%則會來自新興企業!彪m然是第一次來中國,但是凱斯勒表示他對中國市場已經關注了很長時間。
“他的根據在哪呢?從目前A股市場的表現來看,好像沒有符合他要求的企業!币晃粐鴥葯C構投資人給出了這樣的疑問。而另一位投資者也表示了同樣的疑問和反駁,甚至認為很多中國企業并不擅長創新,因而想要在未來幾年實現科技股的大飛躍并不現實。對于這些疑問,安迪·凱斯勒說,“就以現在的很多技術而言,他們在2、3年前是無法想象的。同樣,未來的2、3年里也可能出現很多新的技術!
安迪·凱斯勒認為,盡管很多公司剛剛起步,甚至還沒開始,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很多新的科技型公司都將出現,而有選擇地投資則可能獲得較好的收益。
“比如說隨著網上銀行的普及,為銀行編寫網上銀行軟件的公司也會有著非常好的發展勢頭。”同樣的投資價值還體現在智能手機定位服務等技術上。這些新興企業將獲得巨大的市場,如果能提早發現其價值,將會獲得較好的回報。
安迪·凱斯勒認為,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很多在硅谷掌握技術的人都有機會在國內將這些夢想變成現實。而美國的科技發展歷程,也能給中國的科技股發展提供很好的借鑒。
“要做有中國特色的企業,其服務和產品是美國、印度等國家所無法提供的,那么這樣的企業在未來將會獲得很好的收益。”安迪·凱斯勒說。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