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閑錢怎樣打理 |
發布日期:2006-12-10 12:1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人的一生,從經濟獨立開始,就要進行有計劃的理財。根據人生各個階段的不同生活狀況,我們如何在有效規避理財活動風險的同時,做好人生各個時期的理財計劃呢?在我們周日的節目中,我們邀請了交通銀行專業的理財師就一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析。 家庭代表王女士自述:自己在去年十月份單位改制后下崗,買斷工齡得到八萬塊錢,現在被單位返聘,愛人在一家企業工作,兩人的收入大約為三千元。女兒已經畢業,在外地參加工作,月收入為一千元左右。家庭支出大約有一千五百元,還要支援女兒五百元生活費。想請理財師指導一下,買斷工齡的八萬元應該如何投資。 理財師分析:王女士的家庭正處于家庭成熟期 ,即子女參加工作到父母退休前,這一時期大約是15年的時間。 這期間,由于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已達到了最佳狀態,加上子女開始獨立,家庭負擔逐漸減輕,因此,最適合積累財富,理財重點應側重于擴大投資。但由于已進入人生后期,萬一風險投資失敗,就會葬送一生積累的財富。所以,在選擇投資工具時,不宜過多選擇風險投資的方式。此外,還要存儲一筆養老金,并且這筆錢是雷打不動的。保險是比較穩健和安全的投資工具之一,雖然回報偏低,但作為強制性儲蓄,有利于累積養老金和資產保全,是比較好的選擇。 投資建議:在這八萬元錢中,應該先留出家庭的緊急備用金,預留標準是自己家庭三到六個月的正常開支,用于活期儲蓄;另外可以將一萬元錢投資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的優勢在于,收益相當于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是可以隨時支取,這樣可以作為家庭緊急備用金的補充;將可投資資本的50%,也就是四萬元用于投資開放式基金,比如股票型基金,這類基金的收益比較高,可以實現家庭財產的增值;將40%用于定期存款、債券及保險。但隨著退休年齡逐漸接近,用于風險投資的比例應逐漸減少。在保險需求上,應逐漸偏重于養老、健康、重大疾病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