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石,下面進入翡翠時代
2006年的收藏市場,和往年一樣持續著上揚的勢頭。在一個轉型劇烈的時代里,價值的毀損太過迅速———這正是收藏市場火爆的原因,人們渴望保值并且增值,盡管價值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名詞,但不通過貨幣來表達,終究是一場虛空。這同時揭示了收藏的本質,即戀物癖和貨幣崇拜的結合。這也導致了市場一種畸形,就是動輒付出千萬的人們,他們的投資建立在粗淺的理解之上。尤其在當代藝術品領域,水分就更多,近兩年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火爆并不能作為一種趨勢來把握。
但另有一些脈絡分明的趨勢,基本上可以不出意外。這是依賴收藏物品稀缺性和長期走勢所做出的判斷,比如翡翠市場的持續升溫。據近年相關數據,每四年翡翠的價格都會翻上一番,尤其從緬甸翡翠瀕于枯竭的現狀來看,價格只有繼續走高。
也許正是因為翡翠的價格狂潮,11月30日,香港佳士得為慶祝其二十周年,就將舉辦專場的珠寶翡翠拍賣,這可以視為年度翡翠收藏的一個句號。目前還不能預知此次翡翠拍賣能否出現驚人場面。但佳士得在過去多年來,一直保持著全球最重要珠寶首飾拍賣中心的地位,翡翠在近年來的價格突進,往往以它的拍賣成果作為標志。所以對于全世界的翡翠收藏者來說,事先備足功課并不為過。
佳士得這次拍賣將推出一批包括珠鏈、翡翠蛋面戒指、吊墜及耳環在內的翡翠首飾。其中最具刺激性的元素,是一條珠鏈。這條翡翠珠鏈,鑲有63顆渾圓剔透、瑩潤翠綠的翡翠珠子,每顆珠子大小相若,直徑由10.3至11.2毫米,色澤均勻,配以一顆3.02卡拉的欖尖形鉆石鏈扣,估價在20,000,000至25,000,000港元左右。完美的翡翠必須具備色、種、水、潤、勻、凈六種因素,缺一不可。若能在市場上覓得一件完全具備以上六種因素的原石,非常難得。據稱此珠鏈顆顆勻凈,真是難以想象。
翡翠價格緣何迅速攀升?縱觀這幾十年的行情發展,可以看出翡翠的行情變化與鉆石的行情變化各有特點:鉆石在多年來一直維持著小幅增長,平均每年上漲幾個百分點,非常穩定;翡翠的行情變化卻是極富周期性。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臺灣、東南亞地區經濟的騰飛,翡翠曾大幅度上漲達百倍之多;90年代初,翡翠成品的價格突然下降很多,是二十世紀80年代高峰時的三成左右;進入21世紀,翡翠成品受到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又開始了新一輪上漲周期,這一次受到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影響,在力度和廣度上均較上一輪大。因此收藏行情節節攀高。
翡翠的好日子其實是近代以后的事情。雖然早在漢代,許慎就在《說文解字》中解釋說:“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用極其詩化的語言,給了它一個美好的注解。但在清乾隆以前,翡翠都不被視作玉的正宗,只有白玉才享有真玉的美名。翡翠被視作“偽玉”。它長期不受重視,主要原因在于良莠不齊,品鑒標準不一。近代以后,翡翠的價值被作為“東方綠寶石”得到公認,市場價格獲得傳奇般提升,而它的傳奇性,也同樣表現在翡翠交易至今猶存的交易方式上。
這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交易方式———“賭石”。在翡翠礦石表面有一層厚薄不等的外皮,使翡翠礦石看起來跟普通石頭沒有什么區別,所以人們只能靠猜測它內部的好壞來估算交易價格。即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穿透皮殼,看清里面翡翠的優劣,翡翠成色如何,只有切割開后才能見分曉,緬甸政府每年都舉行兩次翡翠的公盤活動,把很多翡翠原石集中起來,吸引全世界的翡翠商人前去估價,“賭石”的結果常常出人意料,有不少稀世奇珍就因此而被低價收藏。
和風險極大的“賭石”相比較而言,目前進入翡翠收藏市場,就幾乎是一件懸疑不多的投資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