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戰漢、唐宋、明清,一個個玉器高峰積淀著深厚的傳統玉文化。而今,全民的玉文化意識再次覺醒,在這個時刻,我們驚喜地發現——
中國玉器在歷史上到底有幾次高峰,學術界不同的專家會提出一些不同的說法,而在歷經久遠與滄桑的積淀之后,中國玉器已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賦予了中國玉器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隨著繁榮的開啟,中國玉文化展開了一次廣闊而全面的復興,中國玉器正在迎來歷史最高峰。
產業:群星閃耀
11月,又到了中國玉雕、石雕天工獎頒獎的日子。五年過去,如今的天工獎每年會有上千件作品送審。天工獎已經成為中國玉雕發展的重要風向標。作為天工獎的組織者,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玉石分會秘書長奧巖對中國玉器行業的高速發展有深刻的感受。
奧巖說:“從生產的規模看,可以肯定地講,我們達到了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時期。由于中國玉器的歷史已經由人力采掘過渡到機械開掘的年代,大量的原料供應為市場與玉雕行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過去中國軟玉的總產量也不過幾千斤,但現在每年的產量都超過千噸。過去我們講玉,基本就是白玉的概念,但是現在,玉的概念已經涵蓋白玉、翡翠、瑪瑙、獨玉、岫玉等等一系列玉石品種,并且在市場上受到喜愛和追捧。”
如今新疆和田玉產區近乎瘋狂的采掘已不是新聞。有業內人士稱,那些河床上分布著的挖掘機可以達到8000臺之多。與和田玉類似,目前僅僅產于緬甸的寶石級翡翠同樣達到了采掘的歷史最高峰。據有關資料顯示,上世紀90年代,翡翠原料的年產量不過百噸,但是現在卻達到1500噸左右。
周漠是有著多年經驗的北京玉商,對于和田玉的情況了如指掌。他說:“從商代晚期開始,和田玉就開啟了采掘的序幕。時至今日,隨著和田玉越來越少,人們想方設法尋找最后的采玉機會與替代品。首先就是不惜成本在河床內進行挖掘翻找,其次是尋找河流歷次改道所遺留的古河道進行挖掘,然后是加大力度尋找新的山料礦床。由于出產和田玉的昆侖山脈綿延2500公里,因此人們循著昆侖山脈先后找到了俄羅斯玉和青海玉。從物理性能來講,俄羅斯玉、青海玉與和田玉是一樣的。俄羅斯玉與青海玉的出現等于為和田玉找到了替代品。現在市場上大部分白玉就是俄羅斯玉,而俄羅斯玉價格也在不斷上漲。”
河南省南陽縣以出產獨山玉聞名,但是真正讓南陽發生巨變的卻還是在2000年。在此前后,當地建成了三個大型的以玉雕為主的工藝品集散地。其中最大的玉雕灣市場占地達到了幾十畝。南陽玉雕95%集中在鎮平鎮,他們依靠獨山玉的帶動,將玉雕擴展至全國各玉種。一個小小的鎮平,玉雕從業人數有15萬之多。
獨山玉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曉強告訴記者:“獨山玉就是獨此一山,它位于平原之上,占地面積不過5平方公里。由于產量有限,國家已經限量開采。原料的供不應求,再加上這兩年愛玉、藏玉的人數激增,獨山玉的價格在這幾年幾乎就是一年翻一番的概念。2003年,鎮平鎮還建立起中國第一座玉文化博物館,匯集了世界各地玉石標本與南陽玉雕大師的作品,建立了集文化、研究、收藏、傳播為一體的文化平臺。”
藍田玉是我國另一古老玉種。雖然名氣不低,但是市場接受度與發展情況并不理想。而從2004年藍田玉通過了原產地域保護之后,僅僅兩年時間,藍田玉的門店就從四五十家增長至350多家,當地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盡管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如果措施得力,在跨越了起步階段之后,開出3500家店也是可能的。
位于遼東的岫巖滿族自治縣盛產岫巖玉。他們目前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向國家礦業聯合會申報“中國玉都”的城市命名。在報告書中,岫巖縣宣稱,目前該縣從事玉石開采、玉器加工和玉器銷售的人員達10萬人,年創產值25億元。1995年,岫巖已建成玉器交易市場7處,并投資興建了“中國玉都”和中國玉雕精品工藝園。目前,岫巖還正在建設世界玉雕博物館,開發巨型玉體旅游區。此外,正在建設中的中國玉雕會展中心占地10萬平方米,總投資2.6億元。
從中國各個產玉地區的情況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玉器并非是哪一個玉種的時尚流行,而是整體玉石產業的全面復蘇。換言之,中國玉器正在徐徐打開寶庫大門,在這扇大門已經展開的空間里,我們看到了歷史上從未同時綻放光彩的無數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