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上海黃金交易所10月30日正式推出白銀交易,上市品種為白銀現貨品種(Ag99.9)及白銀延期交收交易品種Ag(T+D)。在中國這個曾長期實行銀本位制度的國度,白銀作為一種投資商品的地位和屬性得以真正確立。
而作為全球價格波動最為劇烈的商品之一,白銀投資魅力四射,同時也風險四伏。白銀投資歷史上最傳奇的故事和對白銀市場基本面的詳細分析,可以為投資者借鑒和參考,不過,對于一個投資者,這還僅僅是個開頭。
國際市場上,白銀幾乎是日常波動最劇烈的商品之一,但在中國,投資者最近才能到這個最“劇烈”的市場進行“劇烈”投資——在交易所以杠桿方式投資。今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金交所”)成功掛牌白銀現貨交易品種,開啟了國內機構與個人投資者直接參與白銀市場(尤其是白銀投資市場)的新時代。
保證金交易
此次金交所推出的現貨Ag99.9和Ag(T+D)延期交收交易品種。Ag99.9的最小交易單位是1手(15千克),Ag(T+D)的最小交易單位是1手(1千克),這兩個交易品種的交易手續費都是萬分之三,交割的標準重量為15千克。會員單位最高收取萬分之十二,也就說光交易成本方面,白銀就比黃金單邊少萬分之三;“炒金不如炒銀”的理由可能在于,白銀的交易保證金較低,交易單位小,對比本地倫敦銀(每手=5000盎司),滬銀完全出于投資投機的考慮,適合更多層次的投資者靈活自如地參與交易所市場。
最重要的一點是,Ag99.9和Ag(T+D)均實行保證金交易,保證金比例分別為成交金額的20%和10%。以前做現貨實盤全額的資金變成了用保證金進行交易,“就是說,金交所在全盤借鑒黃金現貨交易模式的同時,一舉推出了白銀的現貨遠期交易。”上海靈瑞黃金投資總監陳逸群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將更大程度活躍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