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朋友告訴我,他的腸子都悔青了。前年底,他一朋友告訴他,當地的證券交易營業部開辦“理財學校”,是免費提供的。課聽了幾堂,全是鮮活活的炒股案例,聽后讓人覺得若炒股,要讓人不發財都難。于是,拿2萬元在股市小試一下身手,結果真賺了。這下炒股上癮了,先說服妻子準備資金,后請教“專家”如何選股,再人托人四處打探內幕消息。但在全部流動資產50萬元投進去后,卻再沒看見這些股票冒出水面,只好套到現在。算來投入資本的市值也就不到10萬元了。你說這是不是理財惹的禍?
診斷:
理財不是單一的風險投資,更不是拿全部私人資產去賭命。理財它是多種理財工具的科學、合理組合。它關注的是個人和家庭經濟在任何一個時點上都健康著,都富有活力。它不但要解決好即期消費、預期消費和避險的問題,以期能夠在風險投資市場打持久戰,還要解決風險投資市場投資品種的選擇以及切入和拋售的時機問題,以期讓服務對象能夠在周期性市場的低點、次低點切入,在周期性市場的次高點、高點獲利了結。與此同時,還要指導服務對象適時轉換投資市場,以期用最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產出。
因此,在風險投資市場的賭命,總不能將罪責推給理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