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
到古玩市場“淘寶”,一本萬利,想不發財都難。 診斷: 在古玩市場“淘寶”,慧眼識珠、一本萬利者確實大有人在。家藏萬貫的藏寶者,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少見。 然而,古玩投資這碗飯并不是誰都能吃,誰都能吃好,誰都能吃得滋滋潤潤的。古玩投資,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問,入行障礙大得很。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強的毅力,不能不斷地學習和實踐,耐不住寂寞,是很難有成就的。比如,古典家具,各個朝代的工藝和風格是不盡一致的,每件家具的材質又是不盡相同的,在家具用具中,門類又不下幾十種,要弄清這些,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說一件紅木家具,對它材質地判斷,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搞不好,一大疊鈔票丟了,搬回家的只是一種常見木料。特別應該提示的是,在古玩市場,往往假貨比真貨多,贗品比真跡多,稍不留神,就可能上大當。 我一位朋友,是位玩家,但末入流。前些年,他只要到外地出差,就總要淘回一大堆“價值連城”的古玩古物。幾年下來,他家那168平方米的住房,四處都讓這些東西占滿了,真還有點琳瑯滿目的味道。他常向我侃,這瓶值多少,那罐又值多少,仿佛他的家藏早已讓他登上千萬富翁、億萬富翁的寶座了。 2004年,他女兒結婚前夕,他和妻子找來女兒和女婿商量。他對女兒、女婿說:“這些年,我別的投資沒干,家里的全部流動資金也就換回了這些古玩古物,按理說,好東西也不少吧!女兒你結婚,我現金沒有,這滿屋的東西你就隨便挑吧!”精細的女兒調侃道:“是好東西,我不多要,不過,在我挑選前,還得到專業機構作作鑒定”。我這朋友想來也是,不幾天就請來了省里的鑒定專家。結果,全部收藏品不是價值不大,就是贗品偽作,值不了幾個錢。 作為投資者,花點小錢,常到古玩市場玩玩,末嘗不可。但是,若要以此作為投資,則應先把本事學到手,然后再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