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人帶著自己的籠子去捉火雞,他只要在籠子里撒上誘餌并躲在很遠的地方安靜地等待,在火雞被誘進籠子達到最佳數量的時候把牽引機關的細繩輕輕一拉就可收獲。
某天,有12只火雞進了籠子,過了一會其中一只吃飽了跑了出去。"早知道剛才就應該拉繩子了!"老人說到,"哎,再等一會吧,或許剛才那只還會再跑回來。"
過了一會兒,又有2只火雞吃飽了跑出去了。老人后悔了,"再多捉一只,我一定收手。"
結果越來越多的火雞吃飽了并離開了籠子,他還是不愿放棄他多捉一只的期盼。因為曾經有12只進籠,少于5只他不愿回家。
最后只有1只火雞待在籠子里面了,"哎!要么全部跑光,要么再回來一只我才肯罷休"。結果落單的那只火雞也吃飽了找同伴去了,老人只能空手而歸。
這是奧尼爾(William J.ONeil)引用佛瑞德·凱利(Fred C.Kelly)講給投資人的一個故事,它反映了這個市場中一般投資人的心態。在這個市場中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即使一個優秀的投資人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能夠做出正確的決策,更關鍵的是要在犯錯時使自己的損失額降到最低水平。巴菲特也告訴人們兩個類似的準則:準則一、永遠不要賠錢;準則二、永遠不要忘了準則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國際上最成功的幾個投資人幾乎都在遵守同樣的準則。
違背這個準則的人常常會損失慘重,即使是輝煌一時的投資人也難免例外。1998年美國股市下跌的過程中,長期資本管理基金(LTCM)管理的資產在短短的六個月由50億美元縮水到4億美元,而這50億資產的積累期長達4年。相信很多A股市場的投資人或多或少也有類似的經歷,當我們圍繞著賺錢而不是保本為目標而做投資時,就會隨時面臨承擔巨大損失的風險。在我們所選擇的股票當中,盡管總有一些能夠實現預期,有一些超出預期,但總歸會還有一些讓我們損失慘重,如果忽視了必要的止損而任由損失擴大,那些優秀股票給我們的資產帶來升值的部分就會大打折扣。
其實,所有的股票都有可能帶來風險,無論優質股還是劣質股,在業內所有分析師一片看好的時候,股價也許已經悄悄上漲到了頂端。股票的定價有些像大宗商品,當大家哄搶購進的時候,股票價格節節攀升,直到有一個合適的高價剛好使供求平衡為止。其實在市場回調10%-20%的時候,很多股票也許要下跌50%以上,其中不少是我們以前認定的有潛力股。
在股市的波動中,市場的過度預期通常會放大這樣的結果,在股票瘋狂上漲的時候投資人瘋狂買入,股票下跌的時候卻持股不動,任由損失持續放大,對于績優股更是如此。資金總有機會收益,股價初始下跌而不做任何反應,不對更好的投資機會做耐心準備,其結果很有可能就是那位數火雞的老人,最后很有可能一無所有。止損的唯一方法就是在損失不大的時候盡快出手,做好行業與個股的選擇以耐心等待下一個賺錢的機會。
相信很多投資人把目標主要集中在賺錢上,而忽視了通過止損來對投資組合進行改善。在我們的組合當中,通常會有表現不佳的股票,如果不做調整,即使選擇了更加優秀的股票并為組合帶來豐厚的回報,這些差股票也總在抵消我們辛辛苦苦所選擇的股票給帶來的收益。如果持續對劣質股票止損,就可以看到一個投資組合"帕累托改進"的過程,因為我們決不是為了賠錢而投資股市。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