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大鵬 李亞鵬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http://news.xinhuanet.com/collection/2006-07/26/xinsrc_3920703261339907038844.jpg)
金首飾價格的上漲讓更多的中小投資者關注到黃金的投資機會。
當7月14日市場還在為國內金價逼近170元/克大關而歡欣鼓舞時,誰也不會想到,僅僅五個交易日后(7月21日),國內金價已經要再次跌破160元/克的心理防線。不過,黃金長期牛市的觀點成為市場主流,金價高位震蕩似乎也蘊藏了大量的投資機會。
7月17日國內金價大幅飆升,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各個交易品種全線上漲,其中黃金AU99.95收盤于173.59元/克,上漲4.5元/克,成交2456公斤。不過接下來,國內黃金價格逐日走低,7月18日黃金AU99.95價格就下降了6.41元/克。7月19日AU99.95金價又再次下跌6.03元/克,跌至161.15元/克。
持續不斷的價格震蕩并沒有讓國內實金投資者縮手縮腳,7月17日至21日的交易量沒有出現萎縮反而放量增長,而新近出版的《黃金年鑒2006年》也給了投資者最大的心理支持。該年鑒預計黃金的價格將繼續上漲,明年或未來兩年內,價格將保持上漲趨勢,有望達到1980年曾看到的850美元/盎司的價位。
對此,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7月20日更明確表示,黃金供應量增長有限,需要幾年之內才能趕上需求的增長,金價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上漲,現在仍然是投資黃金的適當時機。
鄭良豪認為,雖然目前的國際金價在600美元/盎司以上的高位,不過若按照購買力平價法來衡量,目前的價格僅相當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水平,即100至200美元/盎司之間。1980年600美元/盎司的黃金實際價格,相當于2006年以美元計價的1500美元/盎司的名義價格。他判斷目前的牛市才起步不久。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對于目前黃金市場存在的投資機會,國內投資者大致可以通過四種渠道參與其中。
第一種是金幣投資,分紀念幣和投資幣兩種。
第二種是金條投資,1999年底開始,國內市場出現各種被冠名為“千禧年金條”、“賀歲金條”、“高塞爾金條”和“奧運金條”并賦予紀念意義的金條,這類金條均屬于實金投資范疇。
第三種是投資者與具有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資格的代理經紀商建立委托代理關系,經紀商接受委托而代理進場,并按委托人報價買賣交易,委托人向經紀商支付手續費。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經紀商模式為工商銀行所推出的“金行家”。“金行家”可根據投資人的需要作提金或不提金的選擇,但金條一旦被提取后將不得再進入市場交易。
第四種實際上就是由資金實力雄厚的商業銀行,先在市場上買入黃金作為儲備,然后根據市場即時價格報出買入價和賣出價。目前市場上這種最具代表性的做市商模式,是建行的“賬戶金”和中行的“黃金寶”。這兩項產品都屬于紙黃金投資。
雖然實金投資比紙金投資更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上海金交所網站曾經做過一項在線調查顯示,參加調查的1613人中,選擇紙黃金的占39.5%,選擇金條的占40.6%,另有12.3%的人選擇了黃金珠寶。但事實上,紙黃金的成本最低、流動性好、價格連續度高,是投資黃金的首選渠道。目前在建行、中行,以及工行的部分試點,都能進行紙黃金交易。
投資性金條的代表是招行代理發售的高賽爾金條。與紙黃金相比,金條的成本比較高,現在每克收取差價1.5元,而紙黃金通常為1元,工行甚至只收取更低的手續費。而黃金首飾的溢價更高,通常都在10%以上,紀念性金幣、金條的溢價稍低一些,也在5%—7%左右。
對于目前高位震蕩的國內黃金價格,一位理財分析師告訴記者,在黃金投資市場長期看好的大背景下,這個時候在相對的價格低位進場不失為一種精明的選擇,而“紙黃金”的簡單也更適合普通投資者。不過,該人士提醒,雖然“紙黃金”可當天買進賣出,但由于國際國內金價在一兩天內沒有太大變化,所以,炒“金”不宜做短線,買賣時間差最好在一個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