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白領女性,聚會聊天時的內容可不再只是“柴米油鹽”、老公孩子了,證券、
理財等正在成為熱門話題。記者了解到,隨著股市回暖,有不少女性從以前的“股盲”、“金盲”等,已經轉到自己介入各種資本市場,買股票、炒
黃金、挑基金,在漸漸熟悉了各種市場規律的同時,也讓自己的錢包“殷實”了不少。
早報采訪了泉州幾位女性“新玩家”,聽聽她們在股市、金市、基金市場上操作的一些心得。
買股票:只盯低價股
論資格,陳女士算是“老股民”,從中國
股票市場起步不久,她就介入股市了。但論操作經驗,陳女士則是這兩個月才學習自己玩股票的,因為以前她只是把錢交給父親,請父親幫忙操作。
因為是“新手”,陳女士都不敢買多,而且偏向選擇低價的股票。前不久,她心血來潮買了一只價格較高的股票,但股市震蕩,這只股票卻一路下跌,讓陳女士心疼不已。
“我覺得還是要買低價股,股指下跌的時候,股票的價格也不會跌得太多。更主要的是,只要行情轉好,低價股很容易就可以漲到買入價。高價股跌得慘的話,很難估計它什么時候才能漲到原來的價位。”陳女士說。
陳女士還有一個心得:“如果看好一只股票,在它下跌的時候,還可以慢慢買入,比如每次就買1000股,這樣可以平均成本,把買入價降下來,這樣只要股票上漲到合適的價位,就能夠立刻賣出去,比較不容易虧損。”
淘基金:看公司業績
黃小姐是去年才開始買基金的,算來還不到一年,但今年股市指數上漲之后,所買的基金凈值也在噌噌噌往上漲,讓她心里偷著樂。
“我剛開始買基金,只是因為聽說風險比股票要小,收益卻比
銀行存款要高得多,所以就試著買了幾萬元。”黃小姐去年選擇了一只平衡型基金和一只貨幣基金,她認為平衡型基金雖然收益比股票型基金低,但在去年股市還比較低迷的時候,收益會比較穩定,不會大起大落。貨幣基金則可以當做活期存款,萬一需要用錢,也比較方便。
去年年底,看到股市有回暖的現象,黃小姐又選擇了定期定額購買了一只股票型基金。“一個月就撥1000元到資金賬戶,行情好,買進的數量就少,行情不好,買進就多,不需要自己太操心,反正股市漸漸看好,就當放長線好了。”不過,現在黃小姐還是有一點后悔,因為這只股票的業績很好,已經漲了70%-80%了。“如果當初是一次性買的,現在就賺得多了。”
今年股市的行情越來越好,黃小姐把貨幣基金贖了回來,準備選擇較好的股票基金進行
投資。聽說最近有拆分后的基金,凈值低,以往的業績卻不錯,她正蠢蠢欲動要買入呢。
因為買了幾家不同公司的基金,黃小姐在近一年的時間內收到了這些公司的各種理財情報,她對基金的了解也越來越多,更是“玩”得不亦樂乎了。她認為,選擇基金公司很重要,不過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數基金公司的“星星”,星級越高表示基金公司的實力就越好。
炒黃金:“小打小鬧”
吳小姐是一家事業單位的員工,因為聽說金價一直在漲,忍不住也動了炒金的念頭,再加上老公也很支持她,她在上個月正式踏入了金市。
“原來以為炒金的操作很復雜,其實只要到銀行開個戶就可以了。”吳小姐說,她在銀行開戶后,就自己開始摸索怎么炒金了。
“其實我現在還是什么都不太懂,每次買也不敢買多,10克10克地買進,一看到漲了一點就拋出去。”吳小姐介紹,因為買黃金是有規定最少要買10克的,因此她每次都按照最低的限額購進,但都不會留在“手上”太久。“現在還不是很懂得把握時間,比如有時候價格跌了,我就會趕緊賣出去,但沒多久它又往上漲就讓我很后悔。”
因為買進賣出的量都很小,吳小姐說自己并沒有賺到多少,“真的只能算是在玩玩而已。聽說金價和國際形勢比較相關,以后我想我要好好關注一下國際方面的局勢”。
來源: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