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理財經 |
發布日期:2006-7-8 7:36: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一、無負債 陳先生今年35歲,剛剛博士畢業,供職于上海一所大學,妻子為自由職業者。家庭月平均收入為8000元(陳先生每月5000元、妻子每月3000元)。陳先生年有4000元年終獎,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為10萬元。家有存款6萬元,全部以活期存入銀行。有一輛價值約10萬元的家用車,主要用于妻子工作,每月需1000元進行維護。家庭每月日常開支為5000元,其中,生活開支為2500元。夫妻倆均不是上海人,無住房,每月租房費用為1600元。理財目標1、兩人打算明年要個孩子。這樣一來,妻子的收入減少,預計家庭月均收入將減至5000元。 2、按揭買房。夫妻倆打算先在郊區購買一套住房,妻子看中的一套25平方米的一室戶,每平方米4000元,總價10萬元。二、家庭資產增長緩慢陳先生家庭的財務狀況比較合理。家庭財產雖少,但沒有任何負債,家庭收入處于上海地區較高的水平,應付日常生活沒有問題。但由于每月需要支付房租,導致支出加大,儲蓄率僅為20.8%,家庭資產的增長速度相對緩慢。 隨著孩子的出生,各項生活開支將會相應加大,平均每月將多支出1000元左右。大致計算一下,每年陳先生一家會有27200元的虧空,3年內的虧空為81600元,而儲蓄存款僅為6萬元。 因此,短期內有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陳先生全家需要舉債度日,家庭財務狀況在一定期間內不會扭轉過來;另一種是陳太太需要提前上班,以彌補家用,而孩子無法得到充分的照顧。 三、分三步走 注重資產升值留足生活預備金 陳先生的家庭財務狀況具有典型的“新上海人”特色,雖然負債很少或根本沒有,但由于來滬時間不長,沒有太多的財富積累,家中的貴重物品也不多。“老家”也不會在經濟上給予太多幫助,一切完全要靠自己努力。最重要的是,居無定所,總是在租房和買房之間抉擇,大多數人還是以租房為主。缺少房產,導致家庭總資產數量有限,家庭財產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再加上在上海沒有寬廣的人脈關系,如果遇到特殊情況,支出就會大量增加,甚至會讓陳先生感到“不能承受之重”。因此,這個群體在做家庭財務籌劃的時候,首先應考慮增強家庭財務的抗風險能力。從目前的情況看,主要就是對家庭收入的創造者適當增加保障,以避免意外情況發生后,對家庭財務狀況造成沉重打擊。其次,盡量考慮購買住房而不是租房。對于相同價格的房子,付出的租金要比付出的購房成本高。 購買住房時,可以先買一套面積較小、距離市中心較遠的,以后經濟情況好轉后再更換。再次,應將剩余的儲蓄用于投資。投資時,需要注意資產增長的穩定性,雖然像陳先生這樣,將所有積蓄都放在活期存款中并不是最好的辦法,但也不要由于過多關注資產的增長性,而忽略了投資的風險。最后,應多留存緊急預備金,在日常處理家庭財務時,多留出一些現金可備不時之需。 盡早買房增加保費支出可將陳先生的財務狀況規劃分為三個期間。第一個是從購買住房到孩子出生,為期大約一年;第二個期間是從小孩出生到上幼兒園,陳太太再次上班,為期三年;第三個期間是陳太太上班后,家庭財務重新走入正軌。 保險方面,目前陳先生和陳太太正處于而立之年,可購買重大疾病險附加意外險和定期壽險。鑒于陳先生一家年收入為10萬元,可為陳先生和陳太太各購買保障為20萬元和10萬元的保險。可選擇消費型保險,保費每年在2500元左右。第一階段(2006年):夯實經濟基礎,其他開支減半 在陳先生的第一個理財階段期間,夫妻倆所要做的,主要是去掉不必要的支出,為孩子出生做準備。首先要做的就是買房,按揭貸款買房是陳先生惟一的選擇。可拿出2萬元儲蓄作為貸款的首付,貸款8萬元,期限為10年,陳先生每月需要償還868元,一年要償還10416元。而現在陳先生的房租每月為1600元,兩者相差了近一倍,僅在這一項上面,每年就可節省近1萬元。其次,適當減少其他開支,爭取將其他開支減半,每年其他開支為9000元左右。 由于陳先生還需要留出較多的緊急備用金,以應付不時之需,因此所剩儲蓄不多。建議將剩余儲蓄以一年定期存款(扣除利息稅后收益率為1.8%)的方式存入銀行。 經過一年時間,由于能夠較好地控制支出,扣除保險的一次性支出,每月支出為5100元左右,使得陳先生一家的家庭財產狀況保持穩定,彌補了因購房產生的財務缺口,為下一個理財目標的實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階段(2007年至2009年):規劃按部就班,堅持就是勝利進入第二階段,真正的考驗隨之而來。陳太太在生完孩子后,開始了為期三年的相夫教子生活,家庭年收入銳減到64000元。而孩子的出生,會帶來每月1000元的額外生活支出。孩子出生時,還會有5000元左右的醫療費支出。可以看出,第一階段的積攢相當重要。由于日常每月開支增加到6100元左右,緊急備用金需要保證6個月的日常支出,即36600元。建議仍將2萬元存一年定期,16600元存活期,保證在支出超額時不會損失定期利息。剩下3萬元儲蓄中,2萬元用于國債投資,1萬元以兩年期定期存款方式存入銀行,在第三年緊急備用金不夠時使用。三年后,雖然家庭資產略有下滑,但已度過最為艱苦的時期。隨著陳太太的再次上班,家庭財務狀況會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家庭資產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得以彌補,并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第三階段(2009年后):資產的30%用于儲蓄,70%用于投資基金到了第三階段,陳先生在“理財之路”上可以略松一口氣了。按計劃,到2009年末,陳先生一家將有資產12萬元,其中有2萬元存款可以隨時支配。隨著妻子每月3000元的工資收入進入家庭的收入支出計劃,陳先生一家每年能夠積攢2萬多元的儲蓄。經過三個階段的理財規劃后,陳先生基本實現了家庭財務狀況的良性發展。但陳先生不能掉以輕心,建議陳先生今后除準備留出3.6萬元的緊急備用金之外,其他儲蓄存款按照3∶7的比例進行投資,30%用于儲蓄,達到平均2%左右的收益,70%用于投資基金,達到平均5%左右的收益。來源:雅虎財經論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