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忠
說起中國人民銀行曾發行過伍萬元面額的人民幣,不少年輕人還以為是天方夜譚。其實,早在解放初期,我國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中,就有伍萬元高面額的,只是現在此幣早已停止流通使用,進入收藏領域了。伍萬元面額實際上只等值于今天的伍元人民幣,對不少年輕人來說,第一套人民幣在當今已成了“老古董”。
第一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的(由于當時華北已解放,第一套人民幣實際上在新中國建國之前已經發行了一小部分)。第一套人民幣上的很多畫面,都反映了建國初期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第一套人民幣的印制,采用了七種技術,分別有石印、膠印、凸印、凹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等,第一套人民幣防偽手段和暗記數量很多,其中唯一的狹長幣壹仟圓第一版(耕地)正背面共有18個暗記,貳佰圓(萬壽山)正面的暗記是解放全中國,背面是擁護毛主席提出的和平談判條件。由于高超的工藝很難仿制,故當時第一套人民幣的假鈔幾乎沒有。從壹圓券至伍萬圓券,第一套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951年發行的壹萬圓(駱駝隊)和1953年發行的伍萬圓(收割機)等品種,當年本來就發行得很少,且又經過市場多年的使用損耗,現實際保存下來的全新挺版已極其罕見,錢幣交易市場里每張開價據說已達壹拾萬元左右(但仍有價無貨),即使是品相很差的舊幣,要價也達數仟元以上。據圈內人士保守估計,若想全部收齊全新挺版的第一套人民幣,其總價值將達到壹佰萬元以上。
集幣愛好者如果對第一套人民幣收藏感興趣,若全面出擊收集,料想絕無此等實力。可以有意識地先從第一套人民幣中價格相對較低的小面額券開始收集,小面額券種由于當時發行量相對較大,故目前錢幣市場里還不難尋覓。例: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壹圓券(兩個工人)、伍圓券(織布、牧羊)、拾圓券(工人農民)、貳拾圓券(立交橋)、伍拾圓券(鐵路)、壹佰圓券(馱運、解放號輪)等品種,每張全新挺版的價格至今也就一二百元,若品相稍差些的,花個幾十元就可買到這類人民幣中的“老古董”了。
由于近十幾年里錢幣市場數次高潮來臨時屢炒新發行的錢幣品種,如流通紀念幣、彩色金銀幣等價格已上升了許多,而第一套人民幣中的小面額幣由于缺乏莊家光顧,還沒有經過炒作,價格已明顯滯漲多時,從長遠的利益看,第一套人民幣中的許多品種已具備了相當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值得集幣愛好者關注。
2006年06月17日 14:45 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