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佳音 來源:.中國商報網(wǎng)站
(收藏拍賣導報2006年6月15日報道)短短一個月時間,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價始終在經(jīng)歷著驚心動魄的高空降落的感覺。這把黃金收藏者的心理承受力拉到了最底線。
6月12日,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報價為154.26元/克,跌穿了160元/克的心理大關,成為金價半個多月來迅猛回落的最低點。突如其來的落差,讓黃金收藏者們心里一時沒了底——這兩年金價大幅飆升,可近日為何持續(xù)下跌呢?這到底只是一次小小的回調(diào),還是大幅下跌前的一個危險信號?黃金收藏者們一時間不知所措。
未來金價仍看“漲”
“金價突然這么一降,我跟太太都沒法交待了!6月11日,在號稱“中國黃金第一家”的北京菜百新世紀商場,神情凝重的李先生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原來,4月26日,李先生于金價漲到175元/克左右時,從菜百商場購買了200克的金條。“看到很多人都在買,所以當時都沒和太太商量我就做主了”,李先生告訴記者。當問及有沒有想到金價會跌落時,李先生說:“也考慮過,不過當時好多專家預測,金價短期內(nèi)不會下調(diào),而且我也覺得人氣這么旺,肯定還要沖高,所以毫不猶豫就買了200克。”短短20多天,李先生的藏金竟縮水一成,這讓他很是懊惱。
像李先生這種情況的黃金收藏者還有很多。菜百商場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還有不少藏家是在金價達到185元/克左右的高位買進金條的,而且當時他們特別有信心,覺得金價肯定要沖到200元/克。”
金價的先漲后跌令虧損的黃金收藏者們很是窩火,他們不明白為什么金價會如此狂漲暴跌,誘人入套。
回顧近年來金價走勢,從2004年5月中旬到今年整整兩年間,金價由100元/克左右漲到186.51元/克,漲幅高達86.51%。但5月下旬以來,金價已跌穿了160元/克的心理大關。
基于金價面臨的諸多因素,王府井工美大廈黃金珠寶商場經(jīng)理王健對未來走勢分析說:“以我個人所見,黃金收藏者們不必太擔心,眼前的回調(diào)只是短期現(xiàn)象!蓖踅≌J為,國際金價從去年11月每盎司456美元起步上漲,半年中漲速過快,眼下繼續(xù)回調(diào)也屬理性表現(xiàn)。但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nèi)市場,黃金供應都存在較大缺口,所以金價總的走勢還是向上的。
黃金首飾很難投資
“同樣是黃金收藏品,在變現(xiàn)的時候,為什么制作精美的金飾品反倒賣不上價了呢?”面對記者的采訪,黃女士發(fā)出了這樣的牢騷。
黃女士在2005年年初,黃金的市場價格為135元/克時,買了100克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fā)行、上海金幣投資有限公司承銷的“生肖賀歲”金條,愛打扮的她同時也不忘買了50克左右的金飾來“充實”自己的首飾盒。
“每年發(fā)行賀歲金條的時候,我都會去買,倒也不是想把12生肖給攢齊了,脫手時賣個好價錢,只是覺得金條可以保值升值,遇上生意不順手,還可以隨時兌現(xiàn)。就算不升值,也能保值,買一點放在家里心里覺得踏實!敝劣谀50克金飾,黃女士認為它們既有實用價值,又有收藏價值,應該是一舉兩得。
今年5月份,金價漲到170元/克的時候,黃女士心中竊喜——此時把去年買的藏金出手,應該是個賺錢的好時機。然而當她了解市場行情后發(fā)現(xiàn),金條倒是可以獲利,可金飾卻連原價錢都賣不上了。
“收藏者購買黃金飾品,即使在世界金價上漲了許多的情況下,也無法享受到黃金上漲的收益。黃金飾品只能作為一種禮品或者紀念等,收藏與投資價值都不高”,有業(yè)內(nèi)分析人士提醒黃金收藏者,相對而言,金條的保值價值就高很多,比較適合收藏和投資。而對于黃金藝術品和金幣而言,更多的價值則在于其文化內(nèi)涵、豐富的題材、復雜的工藝、發(fā)行量大小以及受市場的歡迎程度,遵循著他們特有的價值規(guī)律,受金價上漲的影響并不太大。
黃金工藝品投資須放長線
“買100克的金條。”排在隊伍最前面的買家興奮地告訴售貨員。還沒等他說完,后面的人就已經(jīng)不耐煩了,簇擁著擠了上來,“買兩根200克的”,“買1根500克的”……“1000克、500克金條各兩根,200克金條5根!”人群中一句清晰赫亮的話引來眾多人目光,隨即人聲鼎沸,場面更加熱鬧起來……這是2004年11月19日,全國首發(fā)、北京地區(qū)獨家銷售的雞年賀歲金條在菜百商場發(fā)售的情景。
“說實話,當時北京還是初冬,天氣很冷。前一天夜里10點我就去排隊了。據(jù)說到了第二天中午,隊伍還始終維持在100米左右!蓖跸壬鷮Ξ敃r的情景記憶猶新,“當時黃金的市場價格為125元/克,我買了4000克金條,一直留到現(xiàn)在。不過,我可不是你們想像中的大款,那是我賣掉自己的老家房子的錢!彼蛴浾呓忉。
王先生的做法看起來近乎瘋狂,但其實像他這樣瘋狂的收藏者還大有人在。很多人為了買到雞年賀歲金條,或是掏空自己的小金庫,或是變賣家產(chǎn),甚至不惜負債。
事隔一年半的今年5月,也就是金價暴漲到170元/克至186元/克那段時間,據(jù)記者了解,王府井工美大廈黃金珠寶商場的金條銷售量要比平日里多兩成。商場經(jīng)理王健介紹說:“雖然與2004年的雞年賀歲金條相比,每克價格足足高出40元至60元,但收藏者的熱情卻有增無減。”
當問到收藏者張女士,金價漲得這么厲害,為何還要選擇此時介入時,張女士回答說:“大家都在買,新聞又一直在說金價上漲,弄得心里慌慌的,我心里對金價也沒有什么定位,所以沒怎么考慮就買了。”
業(yè)內(nèi)分析人士認為,對收藏的介入一定要看重時機。由于影響金價走勢的因素比較復雜,大家對它的短期走勢很難判斷。所以對普通收藏者而言,像王先生那樣選擇一個相對低點介入,然后較長時間持有才是一種既方便又省心的選擇。當然,即使沒有能夠在低點買入也沒有關系,關鍵的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因為從長期趨勢來看,金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金價如何變化,有一條規(guī)律是肯定的:對于實物藏金,我們一定要把眼光放長,做長線準備,千萬不能急功近利,這才是上策。”王健發(fā)表了這樣的看法,“但如果連為什么購買都不知道就匆忙加入,這種做法顯然不夠成熟。作為收藏投資者來講,盲目跟進是大忌。如果這期間另有新的投資項目,還得先變現(xiàn)才能實施,會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家庭經(jīng)濟實力不雄厚者,最好不要采取盲目存金的做法!
變現(xiàn)渠道仍不順暢
對比較注重黃金實際投資回報的收藏者來說,如何讓手中的黃金變現(xiàn)是不容回避的問題。據(jù)介紹,目前由于種種原因,收藏者手中的黃金主要只有回購和典當兩種變現(xiàn)方式。
6月12日,在北京百貨大樓黃金柜臺,記者看到這樣一個場面:一位老先生來到黃金制品專柜前,從包中掏出一根金條和一紙證書,遞交給售貨員。售貨員仔細看過后,將金條和證書留下,簡單辦理了填單手續(xù),隨后返還老先生一沓人民幣。記者走近細問后得知,老先生是來商場退金的。
“現(xiàn)在很多黃金收藏者都是通過這種方式變現(xiàn)的”,售貨員告訴記者,“我們這里按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報價的97%回購收藏者手中的藏金,不過僅限于在本商場購買的金條,需要有購買憑證”。
為了進一步了解黃金的變現(xiàn)渠道,記者走訪了幾家商場,咨詢能否出售手中藏金,然而得到的回答大都是不可以,只有王府井工美大廈和菜百公司等少數(shù)幾家商場在開展這一業(yè)務,還要按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報價回購收藏者手中的藏金,而且僅限于回購自家的賀歲金條。
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6月12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報價為154.26元 /克,如果當年購買雞年賀歲金條的王先生此時來菜百商場變現(xiàn),4000克的藏金,將會獲得大約117040元的凈利潤,的確很誘人。
據(jù)記者了解,現(xiàn)在一些銀行也在開展實物黃金回購業(yè)務,如建行的“龍鼎金”系列、招行“高賽爾”金條。每克“龍鼎金”一般來說買賣的報價相差可能要高于同期的黃金市場報價16元人民幣。投資者如需變現(xiàn)“龍鼎金”,只要金條外包裝和金條本身無損傷,且沒有開封,銀行將按當日的買入報價予以回購。招行的“高賽爾”與“龍鼎金”回購方法相類似。
銀行的這種回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投資者在實物黃金買入和賣出時的損失。但缺點在于對回購的金條要求很高。
有關專家提醒黃金收藏者,黃金藏品的制作方很重要,選擇一家有權威公司的產(chǎn)品,會使將來黃金變現(xiàn)容易許多。
相對于這樣的回購,典當行就是一個較差的選擇了。記者曾采訪北京某典當行,以典當金條為由咨詢?nèi)绾巫儸F(xiàn)。一位工作人員用十分生硬的口氣告訴記者:“146元/克!”記者告訴他手中的是工藝金條,有一定的收藏和藝術價值,不應該用同一價位計算?可對方回答“不管是金條還是金幣,只能以當天報價為準”。
仍然以王先生的雞年賀歲金條為例,如果通過典當行變現(xiàn),得到的凈利潤將大約是84000元,比商場回購要虧損約33040元,其中的差價還是非常驚人的,去典當行明顯不太劃算。
據(jù)專家介紹,典當行的運作模式相對特殊,它往往不考慮黃金藏品的收藏價值,加上定價時一成的折扣,會使黃金在兌現(xiàn)時有一定損失。因此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黃金制品,選擇通過典當行變現(xiàn)必須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