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份剛剛結(jié)束的崇源國際、中貿(mào)圣佳以及香港佳士得拍賣中,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具體而言,崇源國際推出的“明四家”之一沈周的《暗香疏影圖》(1747年作)手卷以926.44萬元的價格名列“中國書畫”專場成交價的榜首,而清代宮廷畫家張宗蒼的《云壑松蔭圖》(1732年作)的成交價也創(chuàng)出243.8萬元的高價。
中貿(mào)圣佳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共推出作品150件,總成交額為10923.22萬元,成交率為74%,其中惲壽平的《載鶴圖》手卷成交價為1100萬元,王翚的《菏莊清夏圖》手卷(1711年作)也以891萬元的高價成交。香港佳士得的“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共推出作品207件,總成交額為4201.248萬元,成交率為66%,其中石濤的《枯木竹石》鏡心成交價為321.392萬元,王翚的《臨趙孟頫西溪圖》手卷的成交價為226.416萬元。
從這些專場作品的成交額和成交量來看,中國古代書畫已經(jīng)基本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市場。在古代書畫的拍賣市場中,收藏群體比較固定,那些高精作品的買家基本以收藏家或收藏機構(gòu)為主,而不是以短期投資為目的。雖然從上年秋季開始,古代書畫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調(diào)整的態(tài)勢,從今春成交的結(jié)果看,也有些作品的成交價并沒有達到期望的價位,但從整體來看,作品的成交價基本在預估價的范圍內(nèi),并且有些作品的成交價遠遠有所超出,給投資人帶來驚喜。如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石濤《枯木竹石》鏡心成交價為321.392萬元,超出了估價120至150萬元的2-3倍,同場拍賣中的董其昌《瀟湘圖》立軸(1621年作)成交價為165.36萬元,遠遠超出了估價70-80萬元。
目前,在近現(xiàn)代書畫市場全面緊縮的情況下,相對穩(wěn)定的中國古代書畫會成為部分投資人的避風港,而在6月初即將舉辦的中國嘉德“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賣中將推出257件拍品,在這場拍賣中這種心態(tài)是否會表現(xiàn)出來,也是投資人應當密切關(guān)注的問題。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