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
4月29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14個新職業,體育經紀人、照明設計師、咖啡師、調香師等走進了正規職業的行列。
“這些新職業的產生和確立反映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有利于引領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的方向。”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劉康說。這批新職業,以設計類和工藝類職業居多,服務類職業也占有一定比例。
這是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職業信息發布制度以來發布的第六批新職業。新職業是不是時尚的風向標?從業門檻有多高?職業“錢”景是否誘人?帶著好奇,記者走訪了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3個新職業的從業者,一探究竟。
○調查分析師:被戲稱為“單身”職業
說起調查分析師這個職業,許多人應該不會感到陌生。但是,你知道為什么調查分析業在國際上被稱為四大“單身”職業之一嗎?調查分析師的薪水高嗎?
余女士是河南前衛咨詢有限公司的元老,也是河南最早進入這個行業的一批人。
1996年從鄭州大學畢業后,原本學外語的她由于輔修了統計學,就進入河南省工商聯信息中心工作。當專為市場服務的調查咨詢公司在河南出現后,喜歡挑戰的余女士就放棄了原來的工作,投身到這個行業中,一干就是10年。
一提起最難忘的事情,她立刻就想起創業初期的一次調查。當時時間很緊張,為了給客戶一個滿意的結果,公司的分析師們連續三天都沒有回家,吃住都在辦公室里,困了就輪流在沙發上休息兩三個小時。
即使是現在,加班加點仍是家常便飯。一旦調查人員的數據送回來,分析師們就必須馬上工作,不論是工作日還是周末。余女士笑著告訴記者,正是因為這個行業工作節奏快、強度大,屬于自己的時間很少,所以被人戲稱為四大“單身”職業之一。
雖然工作很辛苦,但余女士仍然樂在其中。她說,工作了這么多年,仍然覺得每天的工作都充滿活力和挑戰。每一次的調查分析,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新鮮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其他工作不能比擬的。
當余女士獲悉調查分析師被國家認定為新職業,且不久后就推出資格認證標準時,顯得十分興奮,“以后我們再去招聘,也許就可以招到合適的人了”。
她說,雖然一個有兩三年實踐經驗的調查分析師在河南能拿到兩三千元的月薪,在北京、上海、深圳等調查業比較發達的城市,調查分析師的年薪甚至可達到10萬元。盡管薪酬前景一片大好,調查咨詢公司仍然很難招到合適的從業人員。
余女士說,分析師的日常工作需要用到許多統計分析軟件,但是,統計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甚至研究生都做不到正確操作。另外,調查分析人員不僅需要掌握調查技術、分析方法,還需要掌握營銷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知識以及對其他行業的了解,從業門檻很高。
余女士每次去招聘分析師,結果都不能令人滿意。她相信,被國家認定為一個新職業后,行業人才緊缺的現狀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