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上海證券報 張勇軍
●嘉賓:
吳亮:現任光大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兼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
卓致勤:擬任光大陽光2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
范振彤:現任光大資產管理總部市場營銷部副總經理
主持人:歡迎登錄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www.cnstock.com),參與上證第一演播廳的視頻在線節目。今天我們邀請嘉賓和投資者共同交流券商理財產品。
全面轉型
主持人:由于市場原因,券商這幾年地位明顯下降。去年開始,券商推出了全新的理財產品———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收益。那么,它和委托理財的本質區別在哪?
嘉賓:券商目前推出來的集合理財產品,已經完全不同傳統意義上的委托理財業務,它盡量淡化保本保底的概念,利用券商投資專業能力讓投資者分享投資成果。集合理財計劃還借鑒了基金很多好的做法,如把錢放到銀行托管,托管銀行監控券商的操作等。
讀者: 那么,它和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有什么優勢?
嘉賓:銀行的產品更多傾向于固定收益產品,同時收益也是有限的。作為券商的理財產品,比如非限定性的資產管理計劃,是投資于風險更高的股票,所以我們想客戶在選擇的時候,首先它對銀行理財產品,對我們券商的產品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比較,一方面是看收益率,另外是看不同產品的特點,以及承受的風險、特殊的條款等。
另外,如果投資者選擇了好的券商集合理財計劃,就等于間接選擇了好的上市公司。
陽光計劃
讀者:感謝陽光1號給我們持有人帶來的良好收益,我對光大即將推出的“光大陽光2號”也很有興趣,請嘉賓介紹一下。
嘉賓:陽光2號有別于陽光1號,只投資于各類優質基金品種,我們將采用國際先進的基金評價體系,積極運作,在不同類型的基金產品中做好資產配置,實現風險的二次分散,收益的二次優化,為投資者在承擔較低風險的基礎上帶來高于基金平均收益率的投資回報。本計劃成立30日后,每周對投資者開放一次,投資者在規定期間內可參與或退出,流動性在現有集合理財產品中較好。同時,光大證券作為計劃管理人,將繼續投入5000萬元自有資金參與計劃,與投資者同舟共濟,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并對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提供收益補償。
讀者:與投資者自己投資基金產品相比,光大陽光2號有什么優勢?
嘉賓:現在基金很多,表現也良莠不齊,投資者選擇起來也有難度。我們希望能夠把我們的產品和基金產品做一個組合,利用渠道、專業優勢來尋找細分市場。目前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基金,在前兩年平均收益都可以達到10%-15%,今年做得比較好的是40%-50%這樣的一個水平。我們光大證券通過自主開發在業內領先的一個系統,能夠挑選出那些業績表現比較優秀而風險相對較小的基金。經過測算,“光大陽光2號”的年平均收益可以穩定達到8%以上。另外,因為我們通過集合比較大規模的資金,然后以一個機構投資者來投資基金,這樣我們可以獲得一個比較大的折扣,可以有一個更低的成本投資。
如何參與
讀者:如何參與“光大陽光1號”?
嘉賓:“光大陽光1號”達到6%收益后,已于今年1月18日提前開放。開放期內投資者每個交易日都可以自由參與、退出。
讀者:到哪里認購這兩只光大陽光集合理財產品?
嘉賓:有三種參與方式:一是到光大證券全國各地50余家證券營業部;二是到中國光大銀行各地營業網點;三是大客戶可以直接與光大證券資產管理總部聯系。
讀者: 你們持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份額嗎?如果你們持有,我肯定第一個買你們的產品。
嘉賓:光大證券在“光大陽光1號”中投入了9000萬元自有資金,存續期內永不退出, 在“光大陽光2號”中準備投入5000萬元自有資金。
市場看法
讀者:現在大盤已經這么高了,如果你們再發理財計劃,會不會有壓力?
嘉賓:大盤雖然漲了很多,但要看和什么比。和2001年的2200點比算高嗎?從短期來看是漲了很多,但把眼光放長一點,我們相信中國股市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主持人:你們如何看待當前的股市?如果看好的話,為何不進一步推出股票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嘉賓:我們十分看好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目前正在加緊準備,準備再上報一只股票型集合資產管理計劃。
主持人:如果投資者想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有很多的理財產品選擇,您有何建議?
嘉賓:股權分置改革以后,中國股市發生了很大變化,已經處于牛市的起點。我們會為投資人設計各種個性化的產品,但是我們希望投資人不管你是否選擇光大集合投資計劃,最好不要錯過這一輪股市行情。
讀者:請問對資源類股票的產品怎么看?
嘉賓:現在來看,資源股已經漲了很大的幅度和空間,會產生一定波動。但在整個大環境沒有改變情況之下,我們認為資源股始終值得關注。
讀者:對港口、高速、電力這些傳統藍籌如何看呢?
嘉賓:在去年行情不太穩定的情況之下,這些行業盈利有比較穩定的預期,受到機構的追捧,這些行業如果放到足夠久的時間,我們相信還是會持續增長,只是大家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偏好發生改變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