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19日消息:經過大半年的籌劃征集,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首拍將于明天在北京京廣中心舉槌,總估價逾2億元人民幣的1652件藝術珍品將分7個專場亮相。此次拍賣推出的拍品絕大部分為近年來在國內拍場上鮮見的“干貨”,且以國外回流的藝術珍品居多,據匡時總經理董國強介紹,此次拍賣約三分之二的拍品來自于海外。此外,一批原出自宮廷的稀世珍寶將集體亮相,其中包括著錄于清代皇家收藏大典 《石渠寶笈》的書畫、明清御制瓷器以及玉器、漆器等。
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明清大家作品云集,包括董其昌、王原祁、弘旿、龔賢、傅山、金農、鄭板橋、黃慎以及金圣嘆、紀曉嵐、曾國藩、左宗棠、林則徐等人的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兩件清代宮廷珍藏的作品———弘旿的“素瀨松吟”山水手卷和張照的“楷書杭世駿博學鴻詞冊”,兩作均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董其昌的兩件書法作品草書“七夕詞”(估價70萬—90萬元)和“臨米芾行書”(估價85萬—100萬元)也很精彩。
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的作品記錄了一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吳昌碩、王震、高劍父、吳湖帆、傅抱石、張大千、陸儼少、謝稚柳、齊白石、劉奎齡、徐操、李可染、吳作人、吳冠中等共推出576件拍品。齊白石一批質量上乘的佳作將亮相,其中“雨后煙云”估價140萬—180萬元,“清供圖”估價150萬—180萬元。
此專場推出68件日本藏家提供的拍品,涉及孫中山、康有為、吳昌碩、王震、任伯年、高劍父、張大千、謝稚柳、吳冠中等名家精品,民國書畫大家王震的“達摩造像”彌足珍貴,估價40萬—60萬元。
本場的最大亮點當屬傅抱石的縱25.5厘米、橫24厘米的微小尺幅“竹林七賢”,估價100萬—120萬元。此次推出的“松下高士圖”是張大千一件舉足輕重的作品,估價高達280萬—350萬元。
中國油畫專場匯集了常玉、潘玉良、林風眠、趙無極、吳冠中、陳逸飛、陳丹青、嚴培明、尚揚、何多苓、許江、方力鈞、曾梵志、尹朝陽、季大純、劉小東、劉野、夏俊娜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藝術家的作品。林風眠的“瓶花”原為沈柔堅舊藏,是林風眠靜物作品中精妙入神之品。湯集祥、余國宏的“耕海”在新中國美術史上具有特殊價值,此作在1974年全國美展上曾引起強烈的關注和爭論。
古董器物拍賣分為古代瓷玉工藝品和古代文房珍品專場。瓷器單元中的一批宮廷御制品最為搶眼,如此大量且質精的官窯瓷器同時上拍確實值得關注。“清雍正翠綠瓜棱瓶”為雍正官窯中的罕見佳品,原為臺灣著名文物鑒賞家郭良蕙女士收藏,估價為160萬—260萬元。中國古代文房珍品專場中,“乾隆白玉蘇武牧羊”件估價高達500萬—600萬元,尤引人關注,本品曾在海外著名博物館展出,傾倒眾生。目前玉器拍賣的世界紀錄為400余萬元,本拍品有望創造玉器拍賣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