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拍賣市場跌宕起伏,令投資人產生了許多懷疑與擔憂。今年春拍即將來臨,大家對新一輪行情十分關注。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相關資深人士,他們對今年藝術品拍賣市場趨勢總體上看好。中國嘉德拍賣公司副總經理寇勤表示:“調整是必然的,部分調整是為了使這個市場更加規范合理化,并不會對總體的趨勢產生太大影響。調整之后,符合‘真、精、新、奇、稀’的拍品價格會一路走高! 中國書畫:部分畫家價格回落
寇勤認為,中國書畫部分的調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針對近現代市場的調整和針對具體畫家的調整。具體畫家的調整,主要是指那些價位相對不太穩定,前期有較多炒作成分以及在市場上出貨太多、太快的畫家,這些畫家的作品價格今年調整的可能性較大,市場風險也較大。但是中國書畫市場總體還是會呈平穩發展勢頭。從一般規律來講,“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決定了古代藝術品的價格遠高于近現代與當代作品。但買家對古代藝術品鑒賞的局限,對歷史背景缺乏了解等仍影響到中國古代書畫市場的成熟度。但今年中國古代書畫部分的上升空間非常大,中國近現代書畫精品的價格也存在著拉升可能,然而二、三流作品價格普遍飆升的行情不可能重現。 中國油畫:謹慎投資
上海中天拍賣集團董事長宣家鑫表示,油畫價格一直偏高是種假象。油畫這類藝術品,更多保存在各種畫廊之中,真正收藏于民間與企業手中的數量并不是很多,所以這個市場很大程度上掌握在畫廊老板手中,因此價格虛高。請投資者慎重選擇。
寇勤卻認為,近兩年來西畫市場有了很大發展與進步。原因在于原先從事中國書畫等的收藏家或投資人,憑借敏銳觀察力發現了油畫市場所存在的巨大價格上漲空間,斥資進入;其次新近“海歸派”和“知本家”們,在國外感受到了濃厚的藝術品收藏氛圍,已經具備了資金實力和投資熱情,但缺乏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全面了解,缺乏對古代或較早時期作品的真偽辨別能力,因此在進入拍賣市場時首選西畫及當代藝術作為收藏起點。這些因素近期越發加強而不是走弱,因此對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品市場仍持樂觀態度。 瓷器雜件:有望走出低迷
上海崇源拍賣公司總經理季崇建分析,從國際市場來看,中國瓷雜這一部分是最具有競爭力的,但有很多挑戰需要面對,大部分好的瓷器已集中在國家文博機構與海外藏家的手中,“海外回流”現象并不像書畫市場那樣普遍。瓷器市場價格的決定力量還是在海外,高古瓷在歐美,明清官窯在香港,而且國內的瓷器價格要比海外差一個檔次。這些是造成瓷器“回流”不暢的客觀原因。這樣,只要出現重要而精彩的瓷器雜項作品,其成交價格必然會創出新高;一些常規的熱點價格也仍會高居不下。國際市場的發展將帶動國內高端瓷雜持續走高。 相關鏈接
今年初,北京某公司針對中國藝術品分類市場的短期趨勢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對象涉及海內外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資深人士、藝術機構的學者專家、藝術評論家等,結果如下:中國書畫市場:看漲28.3%;持平53.3%;看跌18.4%。中國油畫及當代藝術市場:看漲80%;持平10%;看跌10%。中國瓷器及雜項市場:看漲23.3%;持平50%;看跌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