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只有中國人才對年齡感興趣,其實美國人也不例外。美國《財富》雜志日前推出的一個富豪的排行榜,就是以年齡來衡量的——2003年全球40歲以下40位富豪的排行 榜。其中,中國內地有6位年輕富豪榜上有名:
網易創始人丁磊以8.26億美元的財富總額位居第14位;
中國最大的水產養殖公司——通威集團總裁劉漢元,以4.62億美元排名第23位;
中國深圳電池企業比亞迪公司董事長王傳福,以3.22億美元位居第30位;名列第32位的是被譽為“上海蓋茨的復星高科技公司董事長郭廣昌,財富總額3.02億美元;
第33位是“電子國王北京鵬潤投資公司總裁黃光裕,財富總額2.97億美元; 名列39位的四川民企林鳳集團董事長張涌成為財富新銳,該企業依靠資本運作和房地產起家,去年因成功收購安然在華最大資產而聲譽日隆。
當然,中國40歲以下的富豪,并不止這6位。但這并不重要,我們所關心的是,這些富豪們,他們是怎樣取得了成功?
網易的丁磊說,“人生是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與金錢無關,與年齡無關,關鍵在于你是否戰勝了自我。我們相信,這些成功的富豪背后起落的經歷,人生的態度,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對很多人而言,都是一種借鑒,一種無形的力量。
勤于思考:大學時最大的收獲
丁磊的聰明自于早期教育的模仿。五歲的時候,他就對著電視學英語(《走遍美國》),那其實是對照書中插畫看電視。但其父遠洋回家后,發現他已經會識26個英文字母了。
丁磊從小就喜歡無線電,很大程度上,他是受了父親的影響,他認為自己將來最驕傲的職業,就是成為一個電子或者電氣工程師。高考時,他填報了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丁磊說,大學四年,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思考。從第二學期開始,他第一節課一律不去上,因為他很困惑,難道書本上的知識一定要老師教才會嗎?同時,他覺得眼睛還沒睜開就去聽課效率一定不好。
因為沒有聽第一堂課,又不得不做作業,所以他會很努力的去看老師上一堂講的東西,會很努力的去想老師想傳達什么樣的消息。在這個過程中,他很快掌握了一種重要的技巧,那就是思考的技巧。直到后來,他看一門功課,可以不聽別人講的,完全自學,他看書速度很快,一般都從后面往前看,看到后面的關鍵字,有看不懂的,就到前面去看這個描述,一般來講在兩三個禮拜的時間內就把一門課掌握到。
后來在接觸Internet的時候,他才知道這種技巧對他是多么的重要,因為Internet在剛進入中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樣子的,也沒有一本書很系統的告訴你Internet的整個結構,里面的軟件以及其他一些東西。
敢于挑戰:邁出人生第一步
畢業后,丁磊回到家鄉,在寧波市電信局工作。電信局旱澇保收,待遇很不錯,但丁磊覺得那兩年工作非常地辛苦,同時也感到一種難盡其才的苦惱。1995年,他從電信局辭職,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定,一心想出去闖一闖。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行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人的一生總會面臨很多機遇,但機遇是有代價的。有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嶺。”
他選擇了廣州。后來,有朋友問他為什么去廣州,不去北京和上海?他講了一個笑話:廣州人和上海人,其實就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比較,如果廣州人和上海人的口袋里各有一百塊錢,然后去做生意,那上海人會用50塊錢作家用,另外50塊錢去開公司;而廣東人會再向同學借100塊錢去開公司。
在Sebyse廣州分公司工作了一年后,丁磊又一次萌發了離開那里和別人一起創立一家與Internet相關的公司的念頭。在當時他已經可以熟練地使用Internet,而且成為國內最早的一批上網用戶。
離開Sybase也是丁磊的一個重要選擇,因為當時他要去的是一家原先并不存在、小得可憐的公司。但他當時非常有信心,相信它將來對國內的Internet會產生影響,他滿懷著熱情。當時,除了投資方外,公司的技術都是他在做。也許是在1996年他還只有技術背景,缺乏足夠的商業經驗,最后發現這家公司與他當初的許多想法發生了背離,他只能再次選擇離開。
1997年5月,丁磊決定創辦網易公司。
勇于進取:懷抱理想,不言放棄
一個人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除了勤奮之外,就是要積極進取和創新。從創業到現在,丁磊每天都在關心新的技術,密切跟蹤Internet新的發展,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其中有10個小時是在網上,他的郵箱有數十個,每天都要收到上百封電子郵件。
他認為,雖然每個人的天賦有差別,但作為一個年輕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標。他本人就在技術方面愛動腦筋,有一點聰明之處,但如果沒有積極進取,沒有在技術方面不停地摸索,也不會有熟能生巧的本領和一些創新。尤其是年輕人,無論工作單位怎么變動,重要的是要懷抱理想,而且決不放棄努力。
丁磊最苦的日子是2001年9月4日。這一天,網易終因誤報2000年收入,違反美國證券法而涉嫌財務欺詐,被納斯達克股市宣布從即時起暫停交易。隨后又出現人事震蕩。丁磊經歷了無數個不眠之夜,但苦難并沒有把他壓倒。
從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國概念“明星”,網易的轉變讓人覺得像個神話。對此,丁磊說:“我已經32歲了,從意氣風發的時期到了成熟思考的階段。因此我的心情不會隨股價的漲跌而變化,特別是我個人不會因為財富的多少影響到我的未來生活、工作及思考問題的方式。”
一九七一年十月生于寧波;
一九九三年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一九九七年五月創辦網易。
丁磊持有網易超過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以市值計,其個人財富超過六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