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5年拍賣市場 書畫市場仍然有機會 |
發布日期:2006-1-26 9:5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從火爆到理性,2005年中國書畫拍賣市場讓投資者真正感受到,書畫買賣并非只賺不賠。但這也并不能說明中國書畫市場就將在2006年沉淪下去。中國書畫投資雖然已經展現出了不小的風險,但機會依然很大。
精品書畫表現搶眼
綜觀2005年中國書畫拍賣,最為搶眼的就是11月22日巴黎佳士得拍出的清宮廷珍品《苑西凱宴圖》,一位西方買家 以606萬歐元(近60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競得,這也是去年中國書畫拍賣的最高成交價。在內地的書畫拍賣市場上,北京保利推出的吳冠中《鸚鵡天堂》鏡心以3025萬元成交,創下了2005年中國書畫內地拍賣的最高記錄。
據有關統計,在2005年中國書畫拍賣中,超過千萬元成交的書畫精品達到了46幅,而在2004年,超過千萬元的僅為20幅;在2005年,成交價前100名作品的成交總額約12億元,在2004年前100名作品的成交總額約為9.5億元。這些數字充分說明了精品書畫拍賣市場在2005年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近現代書畫在調整中升值
在各大拍賣行中,北京的中貿圣佳和榮寶兩大拍賣行是以中國書畫見長的。中貿圣佳在2005年春拍中,推出了14個專場共1509件拍品,成交率為90%,總成交額為7.63億元。到了秋拍,專場數量增加了2個,拍品更是增加到2088件,但成交率降至74%,總成交額為4.74億元;在北京榮寶的春拍中,中國書畫的總成交額達到了3.37億元,到秋拍的時候,總成交額為2.99億元。而從各大拍賣行的成交情況來看,基本也符合這個特征,特別是那些不存在真偽問題的中國書畫,其流標拍品明顯增多。
雖然市場出現了一定的調整,但中國書畫的升值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例如,中貿圣佳公司推出的任伯年《華祝三多圖》,在1996年上海拍賣成交價為200多萬元,在去年中貿圣佳公司春季拍賣會上以2860萬元成交;李公麟的《西園雅集》手卷,中貿圣佳2002年第一次推出以506萬元成交,去年春季拍賣會再次推出,以2750萬元成交;周之冕的《百花圖》,在1996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上以260萬元成交,去年春季拍賣會中貿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2200萬元成交;錢維城的《九如圖》在2000年中國嘉德以154萬元成交,去年春季中貿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1870萬元成交;馬逵的《久安長治圖卷》在1997年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以7萬美元成交,去年再次推出,以1100萬元人民幣成交;趙孟兆頁的《臨契帖》在1998年中國嘉德以33萬元成交,今年春季中貿圣佳公司再次推出,以935萬元成交,7年增長了20多倍。
近現代中國書畫的價位也有明顯提升,如李苦禪的《英姿颯爽》立軸,在1996年北京翰海拍賣會以13萬元成交,去年再次推出,以319萬元成交;齊白石的《松窗閑話》立軸,在1994年中國嘉德以180萬元成交,到了2005年,成交價為528萬元;溥儒的《碧山遙浦》鏡心,在2001年香港佳士得拍賣的,參考價為25萬至35萬港元,因為底價過高而流標,去年卻以605萬元高價成交。 古代書畫開始走強
中國古代書畫的走強,無疑是2005年中國書畫拍賣的最大熱點,這與目前書畫拍賣市場的整體走強有著密切的關系,當傅抱石、陸儼少等近現代名家精品之作都超過千萬元的時候,古代名家的作品無論在時間上、數量上還是作品的風格上,都不遜于前者,而且價格相對較低,被市場追捧自然不在話下。
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海外買家對于中國古代書畫的追捧也值得關注。除了高價成交的《苑西凱宴圖》之外,在去年紐約佳士得的拍賣中,王蒙的《清垂釣圖》被一位美國私人收藏家以169.6萬美元的高價競得,創下了王蒙作品拍賣的新記錄。這些海外買家的介入,無疑將使中國古代書畫市場更加富有生氣,也將使投資市場更加廣闊。
隨著書畫市場的日益火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書畫投資,但在目前的情況下,如何才能獲得豐厚的收益呢?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中國書畫部主管張超群表示,想要在書畫投資中獲得豐厚的收益,關鍵就是應該對書畫擁有感情,這才能對于書畫的價值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來源:中國商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