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人物瓷罐由《收藏》雜志主辦的2005年度中國內地收藏界十大新聞評選結果如下:
一、2005年中國文物藝術品市場向超級拍賣會整合。中國嘉德、中貿圣佳、北京翰海、北京榮寶、北京保利、杭州西泠印社等六大拍賣公司全年共成交524995.9萬元,平均每場達4.375億元。其中,中國書畫成交總額為418123.5萬元,占全部拍品成交總 額的80%,說明中國書畫已成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主打項目。尤其是中國油畫市場出現了“井噴”行情,中國當代油畫家的作品價格持續走高。在中國書畫走俏的同時,中國傳統藝術品也屢創新高,一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人物瓷罐在倫敦佳士得拍出2.3億元人民幣的新記錄;一件清乾隆御制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雞圖雙耳瓶在香港蘇富比拍出1.1548億元的高價。
二、為慶祝南通博物苑成立100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80周年,兩館分別舉辦了一系列紀念活動和收藏品展覽,標志著我國博物館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三、2005年4月,中國設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國內首次大規模討還流失國寶工作正式啟動。同時,在杭州舉行了“共鑄國寶回歸之路座談會”,標志著“國寶工程”與浙江購寶資本的“聯合出擊”已全面展開。
四、2005年6月19~21日,值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成立十周年之際,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海內外文物收藏界、拍賣界及政府相關部門200余人齊聚一堂,對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進行了深層探討。這是我國藝術品拍賣界迄今規模最大的一次學術盛會。
五、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和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全國各地舉辦了內容豐富的民間收藏品展覽活動。民間收藏家用他們的珍藏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侵華罪行,頌揚了中國人民英勇抗戰的民族壯舉。
六、2005年10月,醞釀多年的全國省市區級收藏組織協調組在2005年西安第四屆全國民間收藏理論研討會期間宣告成立,并首次以《西安宣言》的形式宣布收藏界的共識與關注。
七、2005年中國藏壇假畫案迭爆。珠海博物館畫展“關、黎假畫風波”、河南“石魯假畫案”曝光、劉文西《東方》假畫被拍賣等,諸多藝術品市場的種種黑幕,引起藏家的高度警覺。(圖為2005年6月,在北京某拍賣行的春拍會上以385萬元拍出的劉文西《東方》假畫)
八、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主辦,全國各省、區、市收藏協會參與協辦的“CCTV首屆民間藏寶電視展活動”,于2005年9月26日全面展開。藏寶展活動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一場以尋找民間文物藝術珍品為線索,普及文物鑒賞和收藏知識為主旨的大型電視活動,受到國內收藏界及民眾的廣泛關注。
九、2005年9月16~20日,福建省平潭縣東海域“碗礁一號”沉船水下考古出水清代康熙中期產自江西景德鎮的外銷瓷近萬件、90余種器型。這次水下考古為研究青花瓷發展歷史和清代外銷瓷的歷史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十、2005年4月,我國著名文博專家史樹青先生在北京大鐘寺古玩市場淘到數把“越王勾踐劍”,在藏界和社會上引起轟動,并引發了國內文博界、收藏界對“越王勾踐劍”的真偽之爭。
來源:太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