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文:美聯中國財務總監。他的人生理念是“忘記背后,努力向前,向著標桿直跑”。他認為,投資很容易有“羊群心態”,這很不可取,所以投資要理性、堅持和努力的。
我從小就特別“愛錢”,大人給的錢,我通常都會存起來 。長大了,我非常愛看名人成功、企業家創業心得的書。28歲時,我已經為我的一生定下了清晰的觀念——盡快實現財務自由。
跟風心理易致投資失敗
我認為,人生的全部不只是工作,工作只能占1/3時間,其他時間該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應該做幫助社會的事,而且一旦做,就一定要全心投入。所以我的夢想是48歲退休。這10年來,我已經通過努力讓自己的理財投資觀念非常清晰。
看我的資產配置,很多人都說是“面面俱到”。是的,這就是我的想法———分散風險。有的人在投資上,會將資金全部買入物業或者全部投資股票,當市道好時,這種“勇猛”的投資會讓人發財,但如果市道有任何逆轉,就會全盤皆輸。我寧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
事實上,大部分投資的人都是輸的,因為他們有很強烈的“羊群心態”,喜跟風。但實際上,投資是非常理性的,要對自己有信心,而且要堅持,即使不被大多數人認同。
馬不備草不過冬
在我的投資理財生涯里,很幸運,大多數都是賺的。除了運氣,我想最重要的是我的獨立思考能力。每天我都閱讀非常多的財經和宏觀經濟的信息,自己進行分析。即使是才接觸1年多的黃金市場,我也因為有自己的分析而把握住了它的運行“命脈”,在去年388元/盎司的時候就入市,到目前488元/盎司,已經賺入不少了。
但是我也有跌得很痛的時候。雖然對房地產有一定的認識,但也失敗過一次。1997年的時候,我正在供款的物業當年市值跌了50%了,直到今天,其市值也只回升了10%而已。后來回想起,我非常懊惱,因為當時其實有許多的信息都表明了市場情況的逆轉,然而,一直到跌了20%,我還是不舍得放手,于是,這套物業的價格就“節節敗退”下去,一跌再跌。
這是許多普通市民的共同心理,即使未供斷的物業怎么跌價,也是傾向于不拋。但一旦負擔超過個人的負擔能力,或者是收入不穩定的人,很可能就給這套物業給“拖累”了。這就是許多香港負資產的來歷。因此,除非是一次性買斷的物業,否則一旦樓價跌下10%就要馬上出手,免得無力翻身。而且,投資一定要有“危機感”,經濟到了頂峰時,就可能面臨滑落的危險。如果不注意、不準備,一定會跌得很痛。要牢記“馬不備草不過冬”。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