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時值歲末,正是黃金制品銷售最旺的一段時間。盡管從12月13日開始,上海地區黃金飾品的基準價格進行了較大幅度上調:一些名店,如老鳳祥、老廟黃金、亞一金店的千足金飾金售價漲至165元,鉑金飾品價也從每克302元漲到了306元。 但是這并沒有擋住消費者購買黃金制品的熱情。從各大銀行、金店傳來的消息,近期推出的黃金飾品、禮品金條受到了市場的熱捧,市民認購踴躍,很多人都要提前預定,金店里排起長隊的現象也不在少數。
這和我們國家“藏金于民”的習俗不無關系,黃金飾品、金條歷來都被人們看作較好的保值品。尤其是這兩年黃金價格走入牛市,僅2005年下半年,黃金價格就上漲了22%左右。很多人除了購買黃金制品用于收藏之外,也產生了利用這些實物金條來投資獲利的想法。
記者在滬上一家知名金店采訪時,一位正在購買禮品金條的顧客沈先生就告訴記者:“市場上對黃金價格的長期走勢都很看好,我來購買金條一是用來收藏,二是預備到了合適的價位拋出獲利。”
與沈先生抱有相同想法的投資者并不在少數。不過,記者在經過一番調查后卻發現,黃金市場雖然火熱,回購渠道卻不多。對于大部分投資者來說,想以持有實物黃金一段時間后,通過黃金回購來獲利,其中獲利的空間并不大。
金店回購雖熱獲利難
現在很多金店在推出金條制品的時候,都把“回購”作為了一個賣點。但實際上金店銷售的飾品金條的賣出價與買入價的落差很大,對于投資者而言,獲利的機會很少。
我們可以從整個黃金市場的流通環節來看看其中的原因。和其它的產品不一樣,金店作為黃金產品的供應商,只能夠從黃金交易所這個唯一的渠道獲得黃金。作為黃金交易所的會員單位,金店也是按照金交所提供的報價采購標準金條,然后進行再次冶煉、鑄造,加工成為飾品金條。這其中增加了很多成本,如運輸、鑄造成本,加工成本,還有金店自身的利潤,因此它們在出售時候的價格是遠遠高于同期的黃金價格的。
以目前各家金店的價格為例,不少名店的金條產品售價在150-170元/克,而目前黃金交易所的AU99.99金的報價在130元/克的水平上,其中的差價,也稱為黃金飾品的“升水”在20-40元/克。
飾品金條在出售時的價格有了大幅的升水,但在回收和回購環節中,采用的卻是“縮水”價格。因為金店所承諾回購金條時采用的價格是按照前一天黃金交易所的報價來執行的,而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黃金制品當日的價格。這樣的話,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只有黃金價格上攀到一定的高位之后,超過當日的購入價格,投資者才有可能通過飾品金條的回購獲利。“可回購金條的發行價,已經在當時的交易金價基礎上增加了上浮溢價,而在回購時,則比當時的交易金價適當下跌。一出一進,投資者的損失十分明顯。”一位業內人士總結道。
因此,綜合多方面因素來看,購買飾品金條的投資者,只有在黃金價格的升幅超過金條本身的“升水”的時候,才可能有機會以回購金條的方式來獲取回報。
而對于黃金飾品的回購,行內人士通常使用的詞匯為“回收”,黃金飾品在變現出售時,即使是全新的飾品,通常只能按照二手飾品來對待,價格最高不超過新品的三分之二。據記者了解,目前黃金市場上對黃金飾品的回收價格一般都定在95-98元/克。而黃金飾品作為一種工藝品,在購入的時候增加了很大比例的加工費用,這買價和賣價之間的差距,無疑大大降低了黃金飾品的投資價值,把黃金飾品當作黃金投資的一種方式顯然是非常不可取的。
銀行黃金回收渠道不多
目前幾大銀行也紛紛推出了個人黃金投資產品,以期在黃金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在上海,已經開展實物黃金業務的主要有工行的“金行家”、農業銀行所代售的招金集團的金條和金幣以及建行所推出的第一個銀行的自主品牌“龍鼎金”系列。
“金行家”的實物黃金最大的優勢在于“貼水率”低,以50克標準小金條為例,投資者如果選擇提取實物黃金,提取實金只需要在手續費之外支付一筆2元/千克(不足1千克按1千克計,最低提取實金量為1千克)的費用。產品的附加費用低,拓展了投資回報的空間。但是,讓投資者失望的是,按照“金行家”目前的規定,提出的實金無法再入庫上市交易。客戶如果選擇提取實物黃金,只能是為了收藏。其中主要的問題在于實物黃金回購不同于外匯業務,涉及到如何鑒別黃金的成色、真偽等,需要有一些技術指標加以驗證,需要進行重量和品相的鑒定等等,增加了銀行回收實物黃金的難度。
唯一一家開展回購業務的銀行實物黃金產品為建行上個月推出的“龍鼎金”金條,包括50克到500克四種規格的金條產品都可以提供回購的業務。建行的工作人員介紹說,由于存在制作和運送成本,建行“龍鼎金”金條每克的售價要高于同期的黃金市場報價。但是,提供提取的金條如需變現,只要外包裝和金條無質損,將按當日的買入報價給以回購。建行的回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投資者在實物黃金買入和賣出時的損失。但缺點在于對回購的金條要求很高,除金條本身沒有質損外,還要求產品不能開封。
投資公司涉水黃金回購
黃金回購難,一直是制約實物黃金投資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一些投資公司卻獨辟蹊徑,看中了黃金回購這塊市場。據記者了解,滬上已經有黃金投資公司開始涉水標準金條回購這一業務。為此,記者采訪了最早開展這項業務的上海仟家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據介紹,仟家信可以提供購買和回購金交所50克標準小金條(俗稱“小黃魚”)及金交所Au9999標準金條、金錠的整套服務。之所以選擇標準金條作為回購對象,該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金店的飾品金條,投資成本高,投資者很難從中獲取較大的利差,回購空間變小。相比之下,標準金條,由于產品的附加成本低,與黃金的交易報價差異不大,所以擁有更大的回購獲利潛力。”
仟家信所提供的回購業務主要針對本公司所售出的實物黃金產品,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在實際成交價格上加以一定的手續費。
以最常見的“小黃魚”為例,仟家信的售價是按當日黃金交易所50克標準金條的成交價加上每克3元的手續費來確定。打算回購的市民,帶好完好的金條和鑒定證書以及發票,就可以到仟家信的總店或者設立在上海各地區的三十余家分店辦理。“回購的價格,我們是按照當日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金的成交價格扣除4元/克的手續費來計算。”一買一賣,手續費為每克7元左右,大約為目前金價水平的5.3%。
仟家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前一段時間黃金價格猛漲,一些原本打算持有金條的客戶,把眼光轉向了回購獲利。“有一位家住普陀區的王先生,今年7月29日在我們公司長壽店,購買了三根上海黃金交易所標準50克小金條。看到黃金價格步步攀高,11月28日就辦理了回購業務,扣除各種手續費后,平均每克算下來獲利11.75元。短短四個月,一萬六千多元,便獲得了1765.5元的回報。”
其實,記者比較了一下,5.3%左右的手續費成本并不算低。但是在標準金條回購“斷鏈”的實物黃金市場上,仟家信這樣的投資公司,的確為實物黃金投資者找到了一個通徑。
表1:主要黃金回購渠道及特點
回購渠道 |
回購對象 |
特點 |
金店 |
飾品金條 |
售出價格高,回購獲利空間小 |
|
黃金飾品 |
售出價格高,回購折價大,不具備投資價值 |
銀行 |
|
|
工行 |
“金行家”實物黃金 |
不開設回購業務 |
農行 |
招金集團黃金制品 |
不開設回購業務 |
建行 |
“龍鼎金” |
可按銀行當日的“龍鼎金”買入價回購,但回購制品不可拆封 |
投資公司 |
金交所標準金條制品 |
買入和賣出都以金交所報價為基礎,但手續費較高。僅限于在本公司所購入的黃金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