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個人黃金理財市場熱鬧非凡,從對本期話題“‘金’濤滾滾,您參與了嗎?”的反饋來看,對黃金投資,市民的參與程度是空前的,收獲也是令人喜悅的。
黃金產品受歡迎
“今年可投資的黃金產品太多了,我投資時真有點眼花繚亂。”一位投資者感嘆。
不過在今年黃金產品中,最出風頭的是紙黃金、賬戶金等新品種。據市工行最新統計,截至11月30日,“金行家”累計開戶已達1032戶,累計交易量1229.2千克,累計交易金額14687.27萬元,累計黃金提貨79公斤。同期,中行“黃金寶”交易額是去年的1倍。
張老伯將人民幣理財產品改成了“金行家”,“‘金行家’門檻較高而成本低,我覺得適合我。”黃先生從事金融業,今年通過炒金盈利25%。與炒黃金者不同,有些市民是在收藏或送禮過程中與黃金有了親密接觸。曾小姐為滿周歲的小外甥買賀歲金條紀念,誰知跑了好幾處都已脫銷了,令她很失望。不少市民認為現在投資途徑與方式很方便,有些通過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委托就能進行交易。而黃金理財夜市的開放,使不少上班族也能獲得更多理財方便。
黃金理財方法多
市民們也漸漸摸索出黃金投資的方法,這其中的學問還真不少。
鐘情于紙黃金的王先生說:“我一般采用短線投資,紙黃金流通速度快、變現能力強、附加費用少的特點,正符合我的投資要求。而且10克就能進入,門檻低。”今年7月,王先生投資紙黃金,買入112元/克,8月中旬賣出115元/克。收益2.6%,遠高于存款收益。另一位炒金的施先生介紹:“金價并不是起伏很大的品種,其波動周期也需一個月到兩個月,所以時間掌握上不能太短。”
黃金收益較穩定與它的保值功能,又使其受到長線投資者的青睞。高先生炒金是放長線釣大魚,他認為:“7月份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于是我進入了炒黃金隊伍,直到國際金價創歷史高位,我才將黃金換成貨幣。”不過高先生并不認為黃金價格就要跌了,他認為調整之后,春節黃金交易旺季價格還會漲。
不少人喜歡長線投資金幣,朱先生就是一位熊貓金幣的愛好者,他說;“金幣投資要抓住市場重點,現今1盎司熊貓金幣已確立了主流投資幣的地位。而1/2、1/4、1/10、1/20規格的熊貓金幣,有逐漸成為紀念幣的趨勢。紀念金幣、賀歲金條因為進入價格高,回購要收手續費,還要驗貨等很復雜,所以多數紀念金幣、紀念金條應視為收藏而非投資。投資以標準金條、主流金幣為好。”
不少市民已將黃金理財列入自己的投資組合,黃金理財正為他們帶來收益與穩定。今年黃金理財市場呈現繁榮景象,相信明年有更新更好的產品充實這一理財新市場。(記者 陳建中 實習生 張競怡)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