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錢經 木童
財富,一直是大多數人追求的目標,加上輿論多年的渲染和浸淫,理財一夜之間似乎又變成了時尚話題。看到身邊朋友熱忱地談論昨天誰買了基金、今天誰購進了房產,似乎只要投錢,就能身價倍增,我倒對這種只談收益不論風險的理財方式有點隱隱擔憂:理財畢竟不是時尚,把理財當作趕時髦,最后受傷害的很可能是自己的荷包。
想想以前一窩蜂買股票,現在又一窩蜂買房子的眾人,雖然有媒體數量龐大的發財報道,但真的很難計算他們中到底有幾個發了財。投資需要眼光,理財更需要耐心。如果想要一夜暴富,買彩票的概率應該更高。可在以時髦為外衣,賺錢為借口的華美妝裹中,人的腦子大多會狂熱起來。這方面的教訓實在太多,從幾年前以人滿為患的郵市,到連賣菜老農都會投錢炒作的股市,坊間流傳的是一夜暴富的神話。但神話最終破滅,郵市崩盤,股市低迷,絕大多數人深度套牢血本無歸,以至于現在不少人還談之色變。
樓市又何嘗不是如此?香港名演員鐘鎮濤曾在香港樓市最紅火的時候大量購進豪宅,東南亞經濟危機后,豪宅迅速貶值成為負資產,最后搞到夫妻反目,信用破產,四五十歲還要為生計奔波,晚景堪憂。無數前輩的教訓告訴追隨者,不要趕時髦似地盲目投機,但人心的貪婪和虛榮,使大家在一波又一波的投資風潮來臨時失去理性,義無反顧地栽進去。
所以,古今中外,一次又一次地上演著類似的悲劇,財富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人群中流動著。有人也許會感慨理財無常,但他也應該想到雖然財富是流動的,但智慧是永恒的吧。如果理財的人有理財的智慧,即便無法完全避免風險,但也不會再感嘆無常了吧。
記得小時候去動物園,有對非常可愛的猩猩母子,幼仔撿拾到游客喂食的花生后,母猩猩第一反映是將花生搶到自己嘴里,當眾人正在感嘆動物自私時,講解員卻道出了其中關鍵:母猩猩必須吃飽后才會有奶水喂養小猩猩。原來如此。動物尚且如此,人呢?感情用事是生存大忌。理財也是一樣,感情用事,隨波逐流,最后心血也可能付之東流。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家庭,雖然經濟困難,但家長們仍樂此不疲地為獨生子購買各種保險,舔犢之情溢于言表,恐怕沒有幾個意識到最能保證孩子幸福童年的正是自己,如果自己都無法保障,拿什么保護孩子呢?說白了,理財就是理心,只有心態平和,不焦不燥,才會持之以恒地規劃錢財,理性地選擇適合自己和家人的理財方式。
理財也不能人云亦云,錢應該以適當的方式投資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香港有個餃子皇后,名字不記得了,但這位富婆說的一句話耐人深思:我什么都不懂,當大家都勸我行動時,我只有心動卻從來沒有行動。至于錢嘛,我只知道賣餃子,所以投餃子鋪啦。幾十年來,她避過了股市崩盤,避過了樓市危機,從街頭小販變成了人人羨慕的餃子皇后。認識她的大多數人都笑話過她不會理財,但正是這位逆世而行的貧苦婦女最終積累了令人咋舌的財富并還在以驚人的速度累積著。她告訴我們的真諦是:當你無法預測風險時,那么寧可不要行動。
所以,告誡那些已經理財或準備理財的人們,當你準備用你的積蓄孤注一擲地投注到某項大家都熱衷的領域時,要先問問自己,是否做好了承受風險的準備。因為,有了羊群,狼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