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理財周刊》 / 郭嫻潔
仿佛一夜之間,上海樓市由烈日當空突然風起云涌,氣溫驟降,頃刻間,晴轉多云,多云轉小雨,小雨變傾盆大雨……
而之對應的是:一年前還人潮翻涌的售樓處如今已是冰火對峙,上百人聯合退房的場面和當初上千人排隊購房的場面同樣壯觀。一位業內人士語出驚人:“今年3月份后開盤的樓盤,現在幾乎都遭遇了‘團退’。而“團退”現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首當其沖受影響的將是投資比例較高的樓盤。”
上海康城:售樓處拆了重建
上海康城可以說是今年上海樓市“團退”的第一案。今年4月,由于貸款難辦,上海康城三期,不得不將拆了的售樓處重新搭起,將對這些已退房源“二度開盤”。
3月以來,央行調整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進而上海各大銀行提高了房貸門檻,對第一套房利率實行5.51%,第二套房利率已經上調到6.12%。由此,炒房客的炒作成本明顯提高。此外,各銀行明確表示對第三套房拒絕貸款。銀行鎖緊資金供給,直接影響了炒家的購房行為。
中邦風雅頌:眾業主拒絕收房
2005年9月28日,地處聯洋社區核心位置的中邦風雅頌按照規定即將交房,但一場“拒絕收房風波”以及因此引起的退房風波正鬧得沸沸揚揚。
9月24日,中邦風雅頌一位業主在樓盤社區網站上發貼:“交房時間,準備拒收。尋有相同想法的鄰居共商對策。”
由中邦風雅頌業主組織的維權小組的負責人舒先生向媒體提供了“就目前中邦風雅頌之情況告全體中邦業主書”。業主認為,中邦風雅頌在小區車道、建筑外立面、游泳池、綠化、高層的層高、大堂的大理石貼面、變電站、內部小路、通風口等方面存在問題。業主據此認為,開發商對小區規劃等重大信息的隱瞞,影響了購房者的知情權,也影響到購房者對是否訂立合同的判斷。
舒先生透露,業主前幾個月曾就以上問題與開發商展開多次協商,但進展不大。此后到相關部門投訴上訪,同時聯合咨詢律師開始取證。盡管現在開發商已經答應對部分問題進行整改,但關于小區道路的焦點問題仍未徹底解決。
開發商中邦置業對此作了整改努力。其工作人員謹慎表示:“目前中邦風雅頌貶值不少,客戶心態會發生變化,不能說是吹毛求疵,但至少更講究物有所值。”
據了解,位于聯洋中心位置的中邦風雅頌雖然配套設施齊全,但由于此前投資客較多,現在價格已從高峰期的16000元/平方米跌到11000元/平方米。“現在樓盤價格下跌,部分高價買進的業主希望借此退房。”業主陳小姐坦言,中邦風雅頌最高買入價甚至超過1.6萬元/平方米。
大華“水岸藍橋”: 51名業主停止還貸
今年10月,大華“水岸藍橋”有51名業主簽名的聯名信分別送到了開發商、貸款銀行和貸款擔保公司手中,明確表示其退房要求在獲得大華集團答復前,將于2005年11月起集體停止還貸。
51名業主稱依據當初商品房預售合同補充條款約定和國家合同法,決定單方解除合同并請大華集團七日內通知具體洽談事宜。記者從退房業主代表甘先生處了解到,此次參與“暫停還貸”的51名業主購買房產的時間段各不相同,當初的購買價格分別在9000 ~14200元/平方米之間,但其中多數業主是在去年底今年初高位買進的。退房業主代表甘先生告訴記者,周邊同類二手次新房掛牌價目前在8000 ~9500元/平方米之間,且許多房子是帶新裝修出售。
“水岸藍橋”位于大華三路、真金路口,北面為6萬平方米的行知公園,整個項目建筑面積為22萬平方米。記者登陸網上房地產看到,自2004年8月份首次開盤以來,“水岸藍橋”已經售出了1000余套房源,其中大多數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成交。
“水岸藍橋”“團退”風波始于今年5月份,5月開始陸續有業主向開發商大華集團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并愿意支付違約金即總房價的3%,同時愿意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相關費用。在分散提出要求沒有得到開發商回應的情況下,51名業主昨天正式開始“集體行動”。
業主在聯名信中提出的退房理由,除銷售“價格欺詐”、小區設計缺陷以及部分售房承諾沒有實現外,焦點是購房合同附帶的一份“補充條款”。記者在合同“補充條款”上看到,其第三條為“若乙方因自身原因提出解除合同,乙方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為總房價款的3%,并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相關費用。”
“我們現在提出退房,就是根據預售合同補充條款第三條的明確規定。”51名業主認為,與“水岸藍橋”項目在同一板塊內的“達安•春之聲”與“金沙雅苑”已有退房先例,希望大華能夠“效仿”給予退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