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中行美元兌人民幣現鈔買入價跌破8元大關,報收于7.9997元。雖然昨天各銀行美元兌人民幣現鈔買入價已基本回到8元以上,不過一石激起千層浪,人民幣升值問題再次牽動市民理財神經,手里有外匯的市民不得不盤算,下一步該怎么安排。
遠期有升值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周五的價格波動,與當天中國人民銀行在外匯市場與商業銀行進行的美元與人民幣貨幣掉期業務報價有關。據了解,這次貨幣掉期業務期限為1年,計劃操作量50億美元。雙方確定的掉期價格為1∶7.85。據分析,當日匯率的巨大波動正是與此有關。1∶7.85是央行與商業銀行事先確定好的1年后的貨幣掉期價格,它對1年后的人民幣匯率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它也表明,這些商業銀行預期,1年后1美元只能兌7.85元人民幣。
買理財產品
規避風險
人民幣兌美元屢創新高,手持外匯的市民面臨的現實是,如果在央行7月21日調整人民幣匯率前就持有美元,現在手中美元相對人民幣已貶了近3.4%,即使7月21日至今,美元相對人民幣也貶了近1.4%。那手中外匯該不該結?不結匯又該怎么投資?中行有關人士建議,市民首先要搞清楚,手中的外匯將來是否有特殊需要,如出國留學、旅游等,如果沒有特殊需要,換成人民幣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渠道?其次,如果換成人民幣,目前人民幣有多種投資渠道,至少收益率能超過銀行同期存款;如果繼續持有美元等外匯,除了風險較大的外匯投資品種外,目前適合普通市民的,還有收益相對固定的理財產品。他建議,現在還可以買6個月以下的外匯理財產品,同時建議,固定收益類產品和浮動收益類產品可以搭配購買。
影響紙黃金收益
人民幣升值,無形中給黃金寶投資者的收益帶來影響。銀行給黃金寶投資者的價格是以人民幣計的,但國際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是以美元/盎司計的,因此需有個換算過程。在國際金價不變的情況下,如果人民幣升值,則紙黃金價格是下跌的。當然這種影響短期來看并不明顯,尤其是現在黃金市場正處于大牛市,這一點點匯率差價對收益的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只有金市牛市見頂,金價長期不動或者回調的時候,這種匯率變化才值得關注。
來源:新聞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