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江南收藏/劉瓊
中國的書畫拍賣市場,向來是中國傳統畫唱主角的,和國畫相比,中國油畫的市場價格要低很多,油畫投資與收藏曾經是一個冷門。但是近些年來,中國油畫的市場行情卻扶搖直上。今年5月29日,香港佳士得油畫專
場拍賣會上,當代著名藝術家趙無極的《1985年6月至10月作》以1800萬港元的高價,一舉打破中國油畫的世界拍賣紀錄。
去年中國嘉德“中國油畫及雄塑”專場秋拍成交額4000多萬元,今年5月中旬嘉德的春拍,成交率高達93%,總成交額近7698萬元。北京世紀翰墨畫廊負責人林松預計,今年秋拍的單場成交額可能過億元。同樣是在5月,北京榮寶拍賣公司也首次推出油畫專場,成交率為88.34%,總成交額達到了2698萬元人民幣。
中國油畫價格屢創國內新紀錄,一些經典作品的價格已直追國際市場行情,這使在中國僅有百年歷史的中國油畫,受到國內收藏家的另眼相待,國際收藏名家也開始關注。
油畫投資畢竟是一種需要較高藝術鑒賞力和一定經濟實力的投資行為,張祖英建議,在進行油畫投資的時候可以先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和行情,對整個行業和油畫的價值有正確的評枯。
目前市場上炙手可熱的是徐悲鴻、林風眠、趙無極等老認.代藝術家的作品,其市場價格呈階梯性的有規律的抬升。在今年北京的一次春拍中,吳冠中的《送子觀音》一舉拍到586萬元,創下了他的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在中誠信的槌下,吳冠中于1975年創作的油畫《翠堤春曉》以220萬元易主,在上海朵云軒春拍上,他的《北京雪,一九七八》以363萬元成交。同場拍賣會上,趙無極的《作品18-1-99》,以132萬元成交,靳尚誼的《小提琴手》,成交價363萬元。陳丹青、陳逸飛、艾軒、楊飛云等上世紀80-90年代成長起來的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已故的陳逸飛,1991年陳逸飛創作的《潯陽遺韻》,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以137.5萬港元成交。
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實力,選擇這些名家的作品收藏升值空間很有保障。從近年油畫拍賣的成交紀錄來看,當代青年畫家的油畫作品價格上漲迅速,所以就普通投資者而言,低價位購買一些有較大升值潛力的第三代青年畫家的作品是更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