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文化/陳重伊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的父親——錢莊老板榮熙泰
榮氏家族在舊中國被稱為中國第一民族資本家。他們從零起步,辛酸備嘗。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
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雨打殘荷的心動、深巷中飄出的吳儂軟語、繽紛雨季的杏花酒……
1873年,江南無錫惠泉山麓,五里湖畔,典型的江南小鎮榮巷,榮宗敬誕生
于半農半商的榮熙泰家。兩年以后,榮宗敬的弟弟榮德生相繼來到了人世。
獨領風騷的江南美景,孕育了榮敬宗、榮德生兄弟獨特的個性與他們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
1896年,農歷二月初八,陽光明媚。
上海南市。鴻升碼頭。鞭炮齊鳴。
榮宗敬、榮德生兄弟二人聽著父親榮熙泰的指揮,小心翼翼地把“廣生錢莊”的燙金匾牌掛上,細心的榮德生看到父親那浮腫而病黃的臉上爬滿了欣慰的笑容。他急忙走過去,攙扶著父親,體貼地說:“父親,您累了,回房間休息一下吧!”榮熙泰沒有動,似乎在思考什么。
“父親!”榮德生又喊了一聲,“您身體還沒好呢,歇息去吧!”
榮熙泰這才回過神來,“兒啊,我心里高興,心中生出好多感慨。”榮熙泰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咱們榮家祖上就曾經做過大官,但到了我這一代,家境卻衰敗下來,貧寒至極。小時候很早就進鐵匠鋪給人家當學徒,每天起早貪黑地干啊忙啊也掙不了幾個錢。娶了你母親后,你那賢惠的母親每日里植桑養蠶,縫縫補補。她跟著我受了很多苦,卻從無怨言。后來為了改變家中窘迫的境況,我又去了浙江烏鎮的一家冶坊做了賬房。可是你祖母去世時,淪落到變賣家產來籌備安葬費用。我無用啊!”
“父親,您別這么說!”榮德生突然覺得如此心酸。
“無奈之余,我只有常年在外給商家當賬房先生,給官僚當師爺,勉強養家糊口。”說到動情處,榮熙泰忍不住落淚,“為別人理財大半輩子,現在終于輪到自己開錢莊做老板了,我心里高興!”
榮德生看著正在招待前來賀喜的賓客的榮宗敬,堅定地點點頭說:“父親,雖然咱們榮家只占錢莊額定資本的一半,但這一千五百元是您長年辛苦奔波、忙碌而積攢下來的血汗錢。以后您就看我和哥哥的吧!我們不會讓您失望的。”
榮熙泰突然一個踉蹌,幾乎暈倒在地,榮德生見狀急忙扶住,“父親,您怎么了?”
榮熙泰艱難地抬起頭,“沒事!扶我進去休息吧!”
榮德生把父親扶到床上,小心地蓋好被子,體貼地說:“爹,您休息吧,外面有我和哥哥呢。”
榮熙泰嘆了口氣,“恐怕我不行了,這輩子的希望就指望你們兄弟倆了。”
榮德生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怎么勸慰,只好木訥地說:“您別亂想,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春日的陽光照在榮德生身上,越發凸現他魁梧的身材。
青年時期的榮德生和榮宗敬一樣有著寬闊的前額,濃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以及直挺的鼻子。但榮德生是國字臉,笨拙而厚厚的嘴唇,一副木訥的樣子,這和他內向的性格非常相配。甚至在4歲時還沒有學會說話,一度被家人擔心是個啞巴。5歲時他終于肯開口講話,卻也是寡言少語。又因為他排行老二,一直被鄰居戲稱為“二木頭”。內向的“二木頭”,也很少出門,整日悶在家里,是母親的跟屁蟲,時刻跟在母親身邊,幫母親紡紗、養蠶。天熱啦,就為母親扇扇子,遞毛巾,整個一小大人。
榮宗敬則不同,他的下巴尖長,又凸起,是一個標準的長方臉,輪廓非常清晰,性格也和榮德生截然相反,他性格外向,心胸開朗,雄心勃勃,思路靈活,很有一種大將的風范。他自幼喜歡野外活動,天天領著一幫小孩在在外瘋玩,卻又樣樣拿手,到哪里都儼然一個孩子王的樣子。
榮熙泰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在家境很貧寒的情況下,依然在榮宗敬7歲的時候將其送進了私塾。聰明過人的榮宗敬,領悟能力非常強。而榮德生7歲時,榮熙泰擔心他跟不上學業,便自己在家里教他識字。出乎他的意料,榮德生的記憶力非常強,學得很快。第二年,榮德生也被送進了私塾。他對學習的興趣很濃厚,許多經典著作他都能一字不漏地背下來,連老師也驚訝萬分。
榮宗敬13歲時,父親到廣東謀生,他也跟著父親的一位朋友前往上海一家鐵錨廠當小學徒。學徒的生涯又苦又累,體力不支得了風寒,高燒不退。當時母親不顧一切趕到上海,把榮宗敬接回無錫家中,請了醫生每日煎藥,很久才康復。但這場大病使正在發育的榮宗敬有個大腦門,個頭也一直沒有長。病好了,不愿意在家里吃閑飯的他就又一個人跑到上海去了。以后的日子,榮宗敬在源豫莊做學徒,那里只管吃住,沒有工資,但是什么活都得做,打掃衛生、端茶盛飯,洗小孩子尿布、倒夜壺,晚上,還要在燈下學習記賬、匯兌、珠算、存款放款。
呆在家里的榮德生不甘心整天無所事事,他要做事情養活家人。榮德生13歲時,給15歲的哥哥榮宗敬去了封信,希望哥哥能在上海為他找一份工作。
還是一個孩子的榮宗敬四處托熟人,找門路,可是他不過是一個沒有出師的學徒而已,又認識哪些人呢?奔走整整一年都沒找到。不久,永安街上又有一家通順錢莊開業,榮宗敬馬上托人推薦弟弟德生去做工,這家錢莊終于同意了。
這樣,在1889年的秋天,14歲的榮德生來到上海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
刻苦的學徒生涯,養成了榮氏兄弟吃苦耐勞、沉穩、一絲不茍的好習慣,雖然雜活很多,也學到了真本領。榮德生雖然年紀小卻很懂事,也能吃苦。他什么事都爭著做,銀錢賬目、結賬月盤,又勤奮好學,從來不偷懶,剛到錢莊不久還練出了一手好珠算,算盤子撥的嘩嘩響,又快又好,從來不出錯,記性也特別好,錢莊每日的收入支出、記賬結賬從無差錯。
三年后,榮宗敬學徒期滿,轉到了上海南市鴻升碼頭里街森泰蓉錢莊任跑街,專管無錫、江陰、宜興三地的匯兌收解。期間,通順錢莊的老板一直很喜歡年幼的榮德生,提出了讓他繼續留在錢莊的想法。
榮德生婉言謝絕了,他覺得雖然薪水太低,但他從中學到了本領,就不愁找不到工作,整理好行裝之后,又回到了無錫的榮巷家中。
后來父親也從廣東回無錫來了。榮德生還記得那時的父親在自己眼里 簡直就是一個巨人。父親再次接任了三水口厘金局的司賬,和母親商量后,就帶上了小德生去了廣州。
到了廣州,姑丈朱世丈很喜歡榮德生。
朱世丈名叫朱仲甫,他是榮氏兄弟的姑丈,也是榮氏兄弟的父親榮熙泰的老友。出身太倉富室,家居蘇州,24歲捐了個候補道臺,候差十數年未得實缺。后來,因榮巷有位長者榮俊業在粵督張之洞幕下當掌印官,向總督舉薦了他,才當上了廣東厘金局總辦。厘金局稅額是認包的,不僅是個肥缺,用人行政也可自由支配,困窘中的榮熙泰就到朱仲甫手下幫理賬務。
當時朱仲甫用錢捐了官,在廣東認識了很多官場朋友,并扎下了根。朱仲甫撫摸著榮德生的頭說:“好小子,真是個樸實、懂事的孩子!以后你就和你父親一起管理厘金局司賬吧!負責存庫單、收入、結數、按號錄底。我不會虧待你們父子的!”
不久,朱仲甫就感受到了這對父子的能力:他們在外面做事小心翼翼、認真不茍,經這對父子之手的賬務一目了然,收入支出月月有結,從來不出差錯。這讓朱仲甫很滿意。
一方面,榮德生有了工作,也是在給父親做幫手,分擔了父親的勞累;另外一方面,榮熙泰對小德生要求也非常嚴格,手把手地教他做事,生怕出一點差錯。
榮熙泰常常教育他,錢賬上的事,千萬不能馬虎,有了差錯,否則丟了工作不說,個人的臭名也會傳開去,誰也不肯再用這樣的人,要是數目大,還要進牢房!
那一段日子是榮德生最懷念的日子,父子倆吃住在一起,雖然累點苦點,卻很知足,覺得很幸福。
他們都很惦記在江南做跑街的榮宗敬。聽說那里非常富饒,盛產棉花和麥子,同樣很勤奮的榮宗敬也是特別好學,而且很喜歡和榮德生交流,每次來信都會告訴他平日里的生活,也會講些奇聞軼事。因為榮宗敬經常接觸到經營棉花和麥子等農產品的客戶,所以在收款解款中連帶學到了很多棉麥的生產和銷售知識。
榮氏父子就這樣天各一方,為了榮家辛苦的奔波、工作。連續幾年后,家中的收入逐漸好起來,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開始在榮巷成為小康之家。
可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受戰事的影響,森泰蓉錢莊資金周轉極度困難,被迫宣告倒閉。22歲的榮宗敬無事可做,只得暫時回家。
禍不單行。第二年,父親由于常年的奔波勞累,日積月累,終于得了重病,正趕上朱仲甫調離,沒有接到三水口厘金局的連任通知,只好和榮德生一起回家。
榮家父子仨已經好久沒有見面了。榮德生看到哥哥時覺得特別親切,但是榮宗敬卻一臉的垂頭喪氣,榮德生鼓勵哥哥:“哥哥,別這樣,天無絕人之路的!”
父親不說話,看著已經長大的兄弟倆,心中有些安慰,卻也同樣很著急,為家境,也為一家的前途發愁,總要找件事情做啊,可是做什么好呢?
榮德生看看父親,又看看哥哥,猶豫了一下才說道:“現在榮巷有好多人在上海開錢莊,發了大財!”
榮宗敬說:“姑丈在官場才好呢!他發的財更多!”
榮熙泰苦笑了一下,“你是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啊!你朱仲甫姑丈整整熬了16年才有的出頭之日!現在時局這么動蕩,走升官發財之路,那是往槍口上撞!我們家一直很清貧,現在不過維持個溫飽而已,還是經商的好。”
榮宗敬黯然地低下頭,“剛才德生說的我也注意到了,在咱們無錫,也有好多人開設錢莊發了財。”
榮熙泰眼前一亮,是啊,怎么自己就沒有想到呢?這幾年江浙一帶開設錢莊的風氣很盛行,自己的老友如周舜卿、祝蘭舫、唐晉齋等人不都在外面開設錢莊發了財嗎?再說父子三人雖然沒有做過老板,但業務卻很熟練,有著豐富的經驗。他一拍大腿:“好,我們也來試一試!”
早就癡迷于商業的榮宗敬興奮得跳起來,“太好了!我早就想自己做番事業了!這些年來,我們老是給別人跑腿,忙了大半年只有那么一點辛苦錢!”
榮德生也說,“是啊,父親,那就開吧!哥哥當經理,我來管賬務。到時候我們父子三人一起努力。”
榮熙泰高興地不斷搓手,說:“我早就立下志愿,將來一定要有個屬于自己的錢莊,我在廣東十多年還算有些積蓄,我們說干就干。為了穩妥起見,宗敬,明天我和你先到上海去考察一下,既然說要干,我們就好好干。”
他興奮得手心冒汗,又對榮德生說:“你在咱們無錫附近的幾家錢莊好好留意一下,看有沒有什么需要我們注意的。”
第二天,榮熙泰父子就啟程去了上海。
大上海高樓林立,一家家錢莊緊緊相連,來往的人絡繹不絕,生意非常興隆。
榮熙泰征詢了幾位開錢莊的老朋友的意見,他們七嘴八舌地給他出主意。
“開吧,穩賺!”
“你早就應該開了,現在才下決心?哈哈,為時還不晚!”
“最好選個繁華的地方。”
榮熙泰更加堅定了開設錢莊的主意。
榮宗敬緊跟在父親的身后,幾乎比父親還要欣喜。
回到無錫,三人再次開了一個小小的會議。
榮德生看到二人的表情,就知道事情八九不離十了,直接問道:“選好地方了嗎?”
榮宗敬更是摩拳擦掌,對父親說道:
“開設錢莊,此舉正合時宜。機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