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
去買畫兒吧,你可以白在家中掛一年。一年后去退,賣主會多退10%作為投資回報!這是圈套還是天上掉下的大餡餅?
在書畫中嵌入納米防偽芯片,以高達10%的回購率退賠,杭州岳王藝術城的“書畫銀行”想不吸引眼球都難!從八月中旬出爐,“書畫銀行”已經營了近兩個月,隨著相關報道的出爐,各地了解、打聽相關信息的人絡繹不絕。據透露,在“銀行”已舉行的兩場推介會上,均有50%以上的作品被預訂。高回報當然會引來大批追隨者,但是關心它的人會不會根本就不關心書畫而僅僅是為了高回報?另外,10%的回購率誰來保證?這會不會是非法集資?這樣的商業運作對書畫市場和書畫收藏到底是福還是禍呢?
10%的回購率從哪兒來
岳王藝術城的總經理章文春告訴記者,“書畫銀行”是該城推出的一個新概念,之所以叫“銀行”是因為其運作借鑒了銀行誠信的模式。藝術城為每一幅可售的作品制作防偽保真證書,標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作品的尺寸、種類、材質等,并且在作品中嵌入納米防偽芯片。引人注目的是,藝術城向買家承諾:作者全部為當代畫家,如畫家本人鑒定為贗品,藝術城將雙倍賠款。凡出售作品,均可在一年內任何時間原價退換,而且在購買者持有一年后的30天內,藝術城可以在原售價基礎上再加10%回購。
而正是這“10%”引來諸多質疑:“書畫銀行”何以如此大膽地承諾10%的回購率?要知道,目前的銀行存款利率不過百分之一點多,即便投資股票恐怕也難以有如此高的利潤,這10%的回購率豈不是天上掉餡餅?用如此高的回購率吸引收藏者,是否有高息攬儲、非法集資的嫌疑?他們如何向買家保證自己所屬的這家藝術城不會突然卷款消失?
對這種種質疑,藝術城董事長楊蕭評表示,推出“書畫銀行”的初衷是“保真”、“保退”,排除贗品風險,但沒想到會引來這么多“風言風語”。他承認,“書畫銀行”還有需要繼續完善的空間,目前藝術城已經組織了一些藝術界、金融界和學界的專家進行細節上的商討和完善。對于質疑,楊蕭評給出了解釋。首先他說:“我們在選擇作品時相當慎重,與書畫銀行合作或者簽約的畫家都經過了藝術顧問團的嚴格審核,他們的作品近年來平均年收益率已達到30%。”那么,“銀行”究竟與哪些畫家合作?章文春透露,“銀行”的運作依托于該藝術城的當代畫家工作室,該工作室已與二三十位在浙江當地有一定名氣的新浙派中青年畫家簽約,包括中國美術學院的多名教授、浙江畫院的畫師,如吳山明、何水法、姜寶林、潘汶汛、花俊等人。藝術城有顧問團對他們的市場行情、藝術造詣及升值空間進行評估,顧問團成員多是中國美術學院鑒賞中心的教授和專家,因此“銀行”對這些畫家的升值潛力有信心。
其次,楊蕭評告訴記者,由于慎重選擇作品“銀行”的供應量并不大,也有意識地對銷售量進行限制,如限定每天的銷售額,一些大家的作品只賣給部分在收藏界有名頭的會員等。畫作的價格有專家嚴格把關,絕不會以高價賣給收藏者。關于“書畫銀行”的價格制定機制,工作人員李女士透露,藝術顧問團會對每一個畫家的綜合素質,包括畫風、畫家的形象、師法流派等因素綜合起來進行評估。據她介紹,何水法的畫作價格目前是每平尺1.5萬元左右,姜寶林的為8000元每平尺,花俊等人的為2000元每平尺。南京的收藏家、書畫投資顧問丁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書畫收藏有地域性的特點,新浙派畫家在浙江當地較受藏家的青睞,其行情與“銀行”評估的價格基本相符。
楊蕭評還透露,對每一幅賣出的畫,“銀行”都會建立跟蹤機制,“跟蹤”作品的升值率,并且在一年零一個月的期限內買家隨時可以10%的回購率將畫退還,若過此期限退畫,“銀行”只會以原價回收。“銀行”在回購上也有所不同,有的作品是畫家在“銀行”寄售的,后續的回購由畫家支付;有的則由“銀行”全部買斷,回購由“銀行”負責。他說:“我們鼓勵買畫者以收藏而不是以投資為目的。介于目前10%的回購率引起爭議,我們已考慮把最高的返利比降到5%,也就是銀行信托利息之下,希望能排除高息攬儲、非法集資的質疑。”
楊蕭評最后強調,10%的回購率僅僅是“書畫銀行”表明誠信的手段,用意在于促使藝術品投資平民化,或者不妨說是藝術城為吸引眼球的促銷方式,就好比商場的返券促銷。楊蕭評說:“在山東、上海等地的一些畫廊早有類似書畫銀行的促銷方式,只不過我們比較高調,目的無非就是要引人注目而已。”
“書畫銀行”能走多遠?
岳王藝術城的“書畫銀行”并非僅此一家,別無其他。今年5月份,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收藏委員會成立并透露將推出“湖湘書法藝術品銀行”。北京的相關機構也早在4月份就籌劃建立類似的藝術品銀行。然而,這兩地的“銀行”直到現在都不見蹤影。湖南省書法家協會收藏委員會孫主任解釋,湖南的藝術品銀行一直在準備中,具體操作起來還有很多瓶頸需要克服,如交易的安全性、風險性、制約保證、價格制定機制等。
岳王藝術城的“書畫銀行”雖然先行一步,但也存在很多問題,有業內人士質疑“書畫銀行”究竟能走多遠。“書畫銀行”目前采用的是會員制,只有加入了書畫藝術會所的會員才有資格購買“銀行”的作品。當前,已有會員50多人。但是,當記者詢問加入會所的條件時,被告知只要是書畫愛好者或收藏者都有資格入會。如此無限制的入會條件,“銀行”如何防范那些奔著10%回購率而去的具有短期投機目的的人?章文春解釋說,每個會員都有配額限制。但僅此是否就能規避“銀行”可能會遭遇的金融風險?當記者以買家身份向李女士詢問時,她就首先十分警惕地詢問記者是想買畫還是對10%的回購率感興趣。楊蕭評也坦言,雖然一般老百姓把書畫當作純粹投資方式的并不多見,但市場是無法預測的,的確不是一點風險都沒有。
另外,“書畫銀行”也曾有找銀行或保險公司為書畫作品提供擔保的意圖,但章文春說,由于政策和技術上的限制,這些都不大可能實現。雖然藝術城房屋的產權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但還是難以打消一些人的疑慮。他說:“推出‘書畫銀行’的重點在于書畫的防偽技術與保真措施以及對書畫作品的推銷,而非10%的回購率。雖有‘銀行’二字,但一些所謂引進金融資本或金融思維的提法并不確切。‘書畫銀行’作為一種嘗試,成功或失敗都沒有必要大驚小怪。”
據悉,“書畫銀行”還將逐步把代理范圍從新浙派擴大到海派,從國畫延伸到水彩畫、油畫。不過,作為一種嘗試,“書畫銀行”實在沒有必要把攤子漫天鋪開,同樣,業界也沒有必要為其大驚小怪,它不過是新瓶裝舊酒。至于那破天荒的10%的回購率,似乎僅僅是商家吹出的一個誘人的氣泡,有些后期效應,可能是他們始料不及的。 (實習記者 張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