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浦江連迷(連環畫迷)陳正兵出示了100多套品相完好的連環畫底稿。據行內專家估計,這些畫稿,目前市價已達百萬。而它們曾差點被當廢紙賣掉。
陳正兵今年28歲,是浦江縣巖頭鎮三步石村人。高中畢業后,陳正兵迷上連環畫的收藏,并在上海一邊經營舊書一邊收購連環畫,至今已經7年了。
去年7月,陳正兵在上海文廟舊書市場那兒看到這100 多套連環畫底稿。賣畫的人告訴他,這些底稿都是從一家電影制片廠賣掉的廢紙堆里找出來的,也不知道是誰的作品,好像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連環畫底稿。看到這些完全版的連環畫底稿,他眼睛都發亮了。陳正兵說:“這么多珍貴的連環畫畫家手稿,我還是第一次碰到。聽說是拆遷時被清理出來的,每套都是一頁不少的完全版本,品相相當好,說明此前存放較好,而且數量多達100多套。直覺告訴我,這些是名家之作。”
為了尋找這些底稿的作者,陳正兵前不久拜訪了上海的一位連環畫名家——已75歲高齡的高適。當高適看到陳正兵收藏的這百余套連環畫底稿,感嘆連連:“每一件作品都是孤品啊!”在上海,他又拜訪了其他業內名家,業內專家都覺得要給這批底稿準確估價很難,但如果在“連友”(連環畫發燒友)密集的上海悉數拍賣的話,成交價可能不凡。
記者發現,陳正兵所收藏的5000多張底稿,每張32開大小,都是彩色的。20多年過去了,色彩依然鮮艷如新,非常精美。這些連環畫底稿,連封面都是畫家精心繪制的,右上角還用鉛筆標出頁碼。翻看著這些畫面,讓人仿佛回到了快樂的童年,而且這些畫面的時代特征非常明顯,大多是愛國題材,如文史類的《明末農民戰爭》(汪觀清)、《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鄭家聲)、《辛亥革命》(陳云華)等,文學類的《白毛女》(陳云華)、《阿Q正傳》(高適)、《孔乙己》(汪觀清)、《包身工》(陳云華)、《小鐵錘》(陳云華)等。正值國慶,陳正兵還從中特意找出了汪觀清等的珍貴手稿《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紅色根據地的建立》、《挺進報》、《松樹的風格》等革命題材的底稿給記者看。
來源:錢江晚報